搞活資本市場 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
譚岳衡 全國政協委員 立法會議員
2023年是香港資本市場改革與挑戰並存的一年。從為特專科技公司度身定制的上市規則「18C章」於2023年第一季度正式落地,「互換通」和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的推出,到港交所推出全新的IPO新股融資FINI系統,縮短結算周期,大幅提升市場效率,下調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與國際證券交易所簽訂合作備忘錄等,特區政府在優化港股上市規則及交易、提升港股流動性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樞紐,在連接內地和海外資本市場方面可發揮重要橋樑作用,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平台,具有巨大潛力,特區政府接下來應協助推進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支付的研究和應用工作,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優勢。
港股2023年表現未如人意,恒生指數全年累計跌近14%。港股流動性不足和估值偏低是香港資本市場必須正視的問題。這背後有多重因素影響,包括但不限於:美聯儲激進加息背景下,新興市場的流動性皆會受到一些負面影響,同時香港的貨幣政策也跟隨收緊,導致港股流動性變差的情況相對明顯;中國經濟正處在鞏固復甦基礎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市場預期和實際經濟恢復的步伐存在一定的不匹配,進而影響市場對資產的預期和估值;港股市場本身存有結構性問題。
吸引全球優質公司來港上市
2023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特區政府早前成立的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已提交報告,政府正聯同港交所和金融監管機構研究和考慮相關建議,業界殷切盼望看到更為進取的措施推出,以推動港股革故鼎新。
進入新的一年,面對機遇與挑戰,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着手深化港股改革:
第一,港股市場改革應通過機制優化,採取標本兼治的措施,吸引包括內地、本港、東南亞在內的全球更多優質企業來港上市,設立機制讓不符合標準的公司退出市場,提升上市公司的基本質素。
第二,透過拓寬跨境理財「南向通」投資範圍、將人民幣雙櫃台標的納入「港股通」、善用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等方式,提升流動性,推動形成「流動性—估值」的正向循環。
第三,持續深化和完善資本市場生態建設,搭建健康的股權投資、資本市場融資、一級市場上市、二級市場交易以及機構投資者鏈條,從而促進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
第四,就降低市場大幅波動、打造長期價值投資環境,可研究調整指數成份的門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真正投資篩選出優質企業,進而通過增加成份股的吸引力來增強指數的吸引力,引導大的資管機構在配置上有所傾斜。另外,政府的「大灣區投資基金」可作為港股優質IPO公司的基石或錨定投資人,以引導資金的形式吸引外部基金參與IPO市場。
鞏固人民幣離岸業務樞紐地位
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樞紐,在連接內地和海外資本市場方面可發揮重要橋樑作用,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平台,具有巨大潛力,未來要繼續優化金融基礎設施,推動互聯互通擴容增量,豐富人民幣計價產品、提升人民幣計價產品佔比,如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幣交易櫃台,提供包括國債期貨在內的更多元的風險管理工具,「港股通」納入更多中小市值公司、加快推行落實「新股通」等,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樣選擇。通過加快人民幣產品發展,包括股票、債券、人民幣衍生品等,讓持有人民幣的企業可以有更多途徑進行投資。同時,優化人民幣的金融基建,提升金管局下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將其發展成亞洲主要的國際中央證券託管平台,更好支持人民幣的跨境清算託管等業務。另外,應當協助推進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支付的研究和應用工作,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