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談/追求至善\吳捷
寒霜覆地,星象回天。一元復始,憶往追來之時,也許正宜編寫自己的人生目標清單(bucket list)。
「Bucket」源自英語俗語kick the bucket(踢桶,指死亡)。為何「踢桶」與死相關,眾說紛紜。過去,北京的小孩兒咒人,有句不雅的順口溜。前半段,楊絳先生玩兒幽默,在《幹校六記》裏引用過;後半段讀作「腳不丫子蘸白糖」。腳不丫子,就是腳。為何「死」要腳蘸白糖?解釋不一。我家老貓去世時,就在我懷中輕輕踢了一下後腿。想來,人之既死,雙腿一伸,踢桶也好,蘸糖也好,都屬常理。
許多民族愛生忌死,也都諱言死。新年伊始,「大過年的,什麼死呀活啊的!烏鴉嘴,呸呸呸!」不過,多數任務都有「死線」(deadline),而死線有助杜絕拖延,激發靈感。人生亦有限,且可能突然提前終結。西晉潘岳寫《閒居賦》,對生活深為滿意,「人生安樂,孰知其佗」,願就此「終優遊以養拙」,孰料數年後就死於八王之亂,誅三族,賦中提到的老母親亦未幸免。英國學者Christopher Hitchens在《Mortality》(人皆有死)中,寫他在確診晚期食道癌當天,一本書躍入暢銷書榜單,還獲得美聯航百萬英里會員資格,可享受終身免費升艙。終身?
正因身非金石,朝露溘至,所以死亡應是認真生活的動力。與其隨波逐流載沉載浮,不如日升月恆轟轟烈烈。想一想,自己在「踢桶」(離世)之前,於事業、自修、旅行、親友關係、奉獻社區等方面有什麼願望和夢想?馳神運思,逐一寫入人生目標清單,在特定日期(如元旦)檢討、編輯,據說可提升成就感、快樂感。
人人都尋求快樂,所以快樂是心理學、社會學研究的寵兒。它可指短暫的「開心」心理狀態。比如飽餐牛排或小魚乾後,普通鏟屎官或貓不必深思熟慮,也會感到歲月靜好。但無論情境如何優劣,動物(包括人)會很快適應,所以過去吃一塊牛排或小魚乾就歲月靜好了,逐漸會變成要吃兩塊才靜好,最後非滿漢全席不饜。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心理學家提出「享樂跑步機」(hedonic treadmill)概念,說明物質和消費帶來的「快樂」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永遠無法到手。
幾年前,我隨手列舉此生夙願,無非「食遍紐約市米芝蓮餐廳」之類。現在看來,實現這種逛吃逛吃的目標,不可如我窮忙窮忙,必須有錢有閒,否則只是畫餅望梅。人們屈於世俗期望或身份焦慮,寫在人生目標清單上的,通常並非真正想做之事,而是想像中熠熠生輝的高大上生活:攀登珠峰,走遍世界各國,三十歲前實現財富自由並提前退休……這些願望但求個人體驗和他人仰慕,談不上有益社區,也將一時一事的成敗作為幸福的標準。有人把自己的清單發到網上,請親友或網友監督,患得患失,自限自苦,把生活過成了打卡。想來,人生真的會因你完成清單上的某一項而突然精彩紛呈,或因你未達到某個目標而導致怪獸哥斯拉毀滅世界?
其實還有一種快樂,它與社會、倫理、政治環境緊密相聯,關乎個人的成長和目標,以及自身價值的實現。有意義的人生目標清單,以追求這種快樂為基石,確實促人深思生命,挖掘心願,提前籌劃,畢生努力,己欲立而立人,構建幸福生活與和諧社區。它正體現了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所論的eudaimonia也就是至善,通譯「幸福」。此書的框架為「潛能─實現」目的論,討論人的理想品質,尤為理智。亞里士多德推崇的「幸福」穩定而恆久,不是一時的精神狀態,不來自運氣或娛樂消遣,而是源於一生所做的合乎道德的行為,通常是嚴肅而有益的工作。
捫心自問:自己究竟想用這短短一生做成什麼?什麼值得用一生去完成?人的選擇其實非常有限。村上春樹小說《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的主人公,明知人生僅餘不到三十小時,仍不得不浪費生命於一些爛事瑣事(如與地鐵售票員爭論補票事宜,幫女孩烘乾衣物),亦來不及去旅行,最後只有時間與愛人一起大吃一頓。我們與他一樣,被無常握在手中,只是懵懂不知何時「踢桶」而已。面臨抉擇,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致梅諾西斯(Menoeceus)書信中的話值得玩味:我們要以清醒的理性,把對慾望的選擇和迴避引向身體健康、靈魂寧靜的狀態(ataraxia),它也是幸福生活終極目的;這樣的人不屑花費和享樂,也無懼命運與死亡。
某日課堂,與學生「盍各言爾志」。他們都有金色的宏願,粉色的夢想。輪到我了:「我願每月底都有工資進賬。」眾生哂之。我說:小子識之,我等凡人,努力工作才有薪水可拿,由此方能自給自立、積累財富、自我實現、服務社區,而這一切都需明確目標,逐步執行。在種種現實之上,偶爾允許自己小小做夢,超越此時此地,去米芝蓮餐廳饕餮。
元旦這一天,時序重啟,覺宇宙無窮,盈虛有數;知禍福相倚,吉凶同域,君子居易以俟命。凝神靜坐,寫一張人生目標清單,或不寫。只要你明白,人皆有「踢桶」之時,由此生發出動力而非畏懼,由此愈加有志於創造、奉獻而非消費、享受,由此活得更清醒、理性,由此更勇敢且平靜地承受變故。你要尋找快樂,更要追求至善:由畢生理智、嚴肅、符合道德的工作帶來的恆久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