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匠人】堅持打造原創手作產品 張富賢將興趣轉為事業

◆「手創聯盟」創辦人張富賢。
◆「手創聯盟」創辦人張富賢。

◆「手創聯盟」是華東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學實習基地。
◆「手創聯盟」是華東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學實習基地。

◆大家在「手創聯盟」工作室體驗手作。
◆大家在「手創聯盟」工作室體驗手作。

◆張老師夫妻同心一齊搞手怍,教懂學員做成品也很有滿足感。
◆張老師夫妻同心一齊搞手怍,教懂學員做成品也很有滿足感。

  上海麥可將文創園中有一家「手創聯盟」工作室,創辦人張富賢已經為這個由手作愛好發展起來的工作室打拚了十年多。2011年,還在公司工作的張富賢集結兩岸三地的手作群友,成立「手創聯盟」。那時的上海還沒有「文創」這個概念,他與夥伴們也不知道他們在做的事情就是與文創相關,但他們一直在堅持。

  張富賢曾從事房屋銷售、空間布局及規劃、廣告策劃等工作。1993年,他到台灣總公司的上海分公司支援,後於2002年正式轉到上海分公司。2011年,他發起「手創聯盟」,那時他還沒聽說過麥可將文創園,只是與夥伴在位於長安區的公司的培訓教室開設手作課程,公司也很支持他;如果教室被佔用,大家就去樓下咖啡廳開課。

  2016年,張富賢決定離開效力多年的前公司,全力發展手作愛好,同時為人生留下一些作品。他坦言,不是前工作不好,只是他骨子中一直流淌着自幼產生的、對創意手作的興趣,「但你小時候面對這種事,不會覺得它是興趣,你只知道是自己喜歡。」他回憶,小學時,每次美術勞作課發出一整學期的材料包後,他都會在一兩周內就全部做完。

  張富賢介紹,「手創聯盟」整家店的內容都是他與同事獨家開發並設計的,「很多文創產品店只是倒賣商品,」他說。他指出手創無法為他帶來豐厚回報的事實,但很多企事業單位會向他訂製產品,有時會有幾千或上萬個訂單。此外,張富賢時常舉辦手作課、引導學生,這都讓他很開心。他常為一堂課設計許多內容,這種投入沒有任何回報,但他累計了很多經驗。一節課常有幾十人參與,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喜歡手作,但他們手作能力不強,因此張富賢致力於打造「高滿意度」的課程,在讓大家做出高完成度的成品的同時,讓他們產生愉悅感與成就感,而這也是張富賢所認為的「手作的樂趣」。經過多年,他總結:課程太簡單會讓人沒有成就感,因此課程雖有難度、學員也有出錯的機率,但這種機率是可調整的,比如釦子被釘壞或釘反,都可以修復,也是可接受的,「但不能造成課程中不可逆的現象」,因此他也一直在避免不可逆的情況出現。◆文:雨竹 攝:焯羚、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