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件河姆渡出土文物亮相國博 講述七千年前的江南故事
今年是河姆渡文化發現50周年,日前,「遠古江南‧海陸山河——河姆渡文化發現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324件(套)河姆渡出土文物一齊亮相,其中重磅文物雙鳥朝陽蝶形器、豬紋陶缽首次來京,展覽全方位展示河姆渡遺址的發現、探索、保護歷程,生動呈現河姆渡人豐富多彩的社會生產與生活情況,引領觀眾走進河姆渡,直觀感受飯稻羹魚、萬物有靈的遠古江南風情。據悉,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省文物局、中共寧波市委、寧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於國家博物館南4展廳展出。◆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連愍鈺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是中國史前文明的突出代表。河姆渡文化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以余姚河姆渡遺址命名,主要分布於浙江東北部的寧紹地區東部和舟山地區。
今次展覽通過「古渡新聲」「潮起東南」「探海溯源」三個部分,展出河姆渡遺址、田螺山遺址、塔山遺址、井頭山遺址等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貝器、木器、編織物等324件(套)文物,涵蓋豐富的稻作遺存、成熟的干欄式木構建築遺蹟、獨特的夾炭陶器和精美的手工藝品等河姆渡文化重要標誌性考古成果。
核心文物首次亮相北京
「整個展覽既展出了河姆渡文化一些經典的、大家耳熟能詳的代表性文物,比如首次亮相北京的雙鳥朝陽蝶形器、豬紋陶缽,同時也展出了很多最新的考古發現成果,其中包括稻作以及木構建築遺蹟、夾炭陶器和獨木舟模型等一些河姆渡文化代表性的考古遺存。」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展人、副研究館員陳克雙分享了策展思路,「本次展覽我們在策展和設計時,一方面是希望能全方位展示河姆渡文化考古這50年的歷程,深入解讀河姆渡文化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此外我們運用了大量的模型進行場景復原,包括多媒體,還有現場的展示,希望能讓大家深入且直觀地去了解新石器時代人民的生產生活情況。」
在一處展廳的中央,雙鳥朝陽蝶形器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它是一件象牙雕刻殘片,上下部已殘損,兩角圓弧,正面磨光後陰線刻圖案一組,中心鑽小圓窩一個為圓心,外刻同心圓紋五周,圓外上半部刻「火焰」紋,似象徵烈日火焰,兩側各刻對稱的回頭望顧的鷹嘴形鳥各一,鳥頭中心鑽有小圓窩為眼睛,鳥頭上部兩側各鑽有不等距的小圓孔兩個,下側各鑽有小圓孔一個,圓孔間以絃線間以斜線組成的連弧紋圖案,背部製作較粗糙。
浙江省文物局局長楊建武向記者介紹了這件展品:「蝶形器是河姆渡文化很特殊的一類器物,其原材料以木質、象牙質為主,也有少量石質。這件雙鳥朝陽蝶形器是我們的鎮館之寶,也是河姆渡出土的所有的器物裏面非常珍貴的一件寶物。首先它的質地是象牙,說明曾經有大象生活在浙江的土地上。其次,它的雕刻非常精美,雙鳥朝陽圖案可能代表着古人對太陽、鳥的崇拜,許多蝶形器背部綁縛用的穿孔殘斷後,會在鳥身上重新鑽孔利用,表明蝶形器使用比較頻繁,很可能是綁縛在一根木柄上在舉行各種祭祀類儀式中使用。最重要的是它至少說明了古人已經在生產生活的同時懂得了審美,他們不僅僅想要活下去,還想活得美好,所以他才能夠雕刻出這麼精美的東西。」
推翻「稻作農業起源印度說」
「河姆渡遺址和河姆渡文化的發現揭開了中國史前文化多元一體的真相,改寫了歷史,因此在1978年被寫入中學歷史教科書。我本人就是在中學課本裏知道河姆渡的。」開幕式上,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說。
1973年,河姆渡遺址初露端倪,考古學家在這裏發現了距今六七千年的大片干欄式木構建築遺蹟、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和豐富的動植物遺存,河姆渡文化的發現改變了人們在中華文明起源問題上中原地區一元論的認識,證明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同樣都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使河姆渡文化成為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中幾乎家喻戶曉的一支。
「河姆渡稻作的發現還改變了人們認為水稻是從印度傳入中國這一傳統認知,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這個意義非常重大,起到了一個顛覆認知的作用。」楊建武告訴記者,「當然了,河姆渡遺址還有其他許多令人驚喜的發現,比如說我們發現了距今八千年的井頭山文化,還有距今六千年的田螺山文化等等,這些文化的發現構成了一個非常完整的遺址群。」
「我們選擇把這樣一個重要的展覽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是希望能向全國人民充分展示這些年來我們浙江在河姆渡遺址群所取得的考古優秀成果。同時也希望全國人民在這裏了解到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樹立起強大的文化自信。」楊建武欣喜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