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增三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薑農在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天門鎮高聯村薑田裏收成白薑。 網上圖片
◆薑農在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天門鎮高聯村薑田裏收成白薑。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新華社及中新社報道,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安徽銅陵白薑種植系統和浙江仙居古楊梅群復合種養系統通過專家評審,正式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截至目前,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增至22項,數量繼續保持世界首位。

  據了解,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已有3,000多年歷史,是以板栗栽培為核心,作物、藥材、家禽等合理配置的復合種養體系。當地居民因地制宜創造了立體種養、樹體修剪管理、水土資源合理利用等技術體系,有效保護了當地農業物種和生物多樣性。寬城滿族自治縣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目前板栗栽植面積達80萬畝,作為中國北方的板栗栽植核心區,素有「中國板栗之鄉」之稱。寬城依靠傳統板栗栽培系統,綠化了荒山、荒灘,創造了獨特的山地立體景觀,防止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態環境條件。2022年,寬城板栗產量達4.56萬噸,實現產值約6.9億元人民幣。

  安徽銅陵白薑種植系統已有2,000餘年歷史。銅陵白薑塊大皮薄,汁多渣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當地居民創造了薑閣保種催芽、高畦高壟種植、芭茅搭棚遮陰等三項獨特的傳統生產技術,並被概括為「深挖起壟,切芽播種,搭棚遮陰,收穫手拔,薑閣儲種,爐火催芽」二十四字口訣。該種植系統科學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僅提高了白薑的品質和產量,也有效促進了白薑的生態化、規模化生產。

  浙江仙居古楊梅群復合種養系統是仙居鄉民千百年來的經驗創造,也是遺產地區別於中國其他古楊梅主產區最顯著的獨特之處。該系統是「梅-茶-雞-蜂」有機結合的復合型山地農業模式,楊梅林為茶樹提供散射光、保水保肥、阻風抗寒,為仙居雞提供活動空間和飼料來源,仙居雞的日常活動則為楊梅林除草除害,仙居雞的糞便及草本植物的腐殖質為系統提供優質肥料。仙居土蜂為系統內蜜源植物授粉,保障生物多樣性平衡,並為農民增加產業收入,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

  共22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居世界首位

  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啟動「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計劃,旨在加強對傳統農業生產系統以及相關生態景觀、農業生物多樣性、知識系統的保護。截至目前,中國共有22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數量繼續保持世界首位。其中,浙江增至五項,數量繼續位居中國第一。除浙江仙居古楊梅群復合種養系統外,此次還有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安徽銅陵白薑種植系統被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