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講呢啲】唔話得·勢係假·咬住唔放·粉牌字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不經不覺,《粵語講呢啲》已在文匯園落户七載,無論認識或不認識筆者的人都有個疑問——為何好像「寫之不盡」、「解之精準」。說到前者,這要多得家母了;她是上世紀二十年代末生於澳門,當時省港澳互通,三地普遍說同一源頭的廣州話,雖只有小二程度,但盡得其母「真傳」——筆者的外婆閒時喜歡與鄰家婦女說些生活瑣事,當中夾雜不少廣東話俚語,家母所知就是從外婆而來。筆者在耳濡目染下,再加上自少記憶力不錯,基本上把家母曾提及的俚語刻記在腦海中,而這些資料也成了今天連綿不絕的話題。不過,對於大部分的俚語,家母均沒或無以提供其出處,所以筆者充其量不會用錯。為了讓讀者或後世對這些廣東文化有更好的理解,筆者一般以家母說該些俚語時的處境或背景去追溯其源頭所在;再運用邏輯思維去推算出那應是「無從根據」的音變、詞變、義變的規律,從而達至「解之精準」。

  「唔話得」一詞用於表揚某人的做人處事態度——與某人並無血緣關係或在無收受任何利益的情況下,但在有需要幫助的時候皆竭盡所能。比方,有鄰居的丈夫遇上工業意外留院,其妻子須照料三名幼童,你眼看她的處境,一有空便到她家幫手做家務或指導其子女溫習功課。得益人或街坊無不說你「唔話得」。筆者不覺得人們會錯用「唔話得」這個詞,但幾可肯定坊間沒有幾人知道為何這樣說。據筆者的考究,「唔」指不,「話」指說,「得」指可以,所以「唔話得」指的是「不可說」。試想如有這樣的一個竭力幫了人家又不需對方回報的人,我們還可說他或再可要求他什麼呢?

  由於廣東人會用「話」來表示勸告,比方:你個仔響公眾場所嘈喧巴閉,好心你就「話」下佢喇!「唔話得」就可理解成不可勸告。如有人說筆者「唔話得」,可能是說筆者異常頑固,任何意見或觀點都進不了耳朵。不瞞大家,筆者正是此類人,不過是「擇善固執」那種。

  「勢係假」指情勢不是真實的,亦即這種情勢根本不會出現,含怎也不可能的意味。有人對某人做了一些令他難以接受的事情,如出言侮辱他的家人,當事人或會這樣說:

  我唔去鬧佢一餐就「勢係假」!

  我唔報復就「勢係假」!

  意指當事人誓不罷休。

  「咬住唔放」比喻強烈堅持某些看法,無半點妥協餘地。這種態度就是不能自我釋放,現已普遍認定是煩惱的主要源頭。

  「粉牌」指塗上白色的「水牌」。「水牌」是民間臨時記事用的白色木牌,也有黑色的木牌或薄鐵牌。這種告示牌,元、明已有;因用水可洗去字跡再寫,故稱「水牌」。後來飯店、酒館也用「水牌」寫上菜式及價格。由於在「粉牌」上寫字,寫錯了可抹去重寫,亦即可隨便改動,廣東人就創作了以下一個歇後語:

  粉牌字——隨便抹/任改唔嬲

  後來如有人對某人做了或說了些不恰當的東西,在要求對方原諒時也會用「粉牌字」來打比喻——那些不好的東西就像「粉牌字」般可抹掉,抹去了就不要介意,什麼都不用記在心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