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日漸消失的本土文化
劉仲恒 放射科專科醫生、團結香港基金顧問
往時香港,想找一間大牌檔不難。不少街頭巷尾總有一兩間,天剛亮已經開始做生意,早餐賣粥粉麵飯、咖啡奶茶和三文治,午飯有即叫即炒的碟頭飯,晚市做小炒,鑊氣十足。
最近,天后誕和中式長衫製作技藝這兩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功獲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傳承人接受了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頒發的牌匾。
筆者跟不少港人一樣,總是覺得跟兒時相比,具本土特色的文化正在逐漸消失,而且速度很快。就以大牌檔為例,別說是新市鎮,就連舊區市區,下樓想找間大牌檔吃點東西都已經是件很艱難的事。
上世紀七十年代起,政府整頓市容,要求分散在不同街道的大牌檔集中經營,部分檔戶要遷入熟食中心。不願意搬遷的經營者就要交回牌照,領取補償,「告老還鄉」。隨着提供冷氣、座位舒適的快餐店興起,港人的飲食習慣改變,大牌檔流失不少客源,生存空間也愈來愈小。
其實,除了大牌檔,具香港特色的本土文化項目還有很多。筆者小時候已經發現,打牌用的麻將上面刻的字並不完全一樣。原來,以前很多麻將是手雕的,絕對算是香港獨有的傳統技藝。另外,以前的香港還很流行「撚雀」文化,即使今時今日,還能偶爾看到上了年紀的伯伯提着鳥籠優哉游哉地在公園散步,他們所用的鳥籠是人手精製的。可惜,手雕麻將和手造雀籠跟大牌檔一樣,正在迅速消失,如果我們不珍惜,恐怕日後只能去博物館才能看到了。
現在的旅客要的是「深度遊」,要體會當地文化。如果我們把本土文化保存好,很可能會成為本港文化旅遊的核心項目。實際上,很多海外遊客對香港的本土文化很感興趣,他們非常願意為了風水、太極、粵劇和港式飲食等,多次造訪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