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講堂】探尋「隱士」微中子 「品種」轉換測不齊

◆核電廠是一個穩定的微中子來源。 網上圖片
◆核電廠是一個穩定的微中子來源。 網上圖片

◆現今已經確切偵測到的微中子共有3種。  網上圖片
◆現今已經確切偵測到的微中子共有3種。 網上圖片

◆中子幫助我們了解微中子「品種」轉換的現象。  網上圖片
◆中子幫助我們了解微中子「品種」轉換的現象。 網上圖片

  之前跟大家分享過微中子(neutrino)這種不帶電荷、質量輕巧、甚少與其他物質發生作用的粒子,簡直堪稱粒子界中的「隱士」。原來物理學家們一直在猜想在微中子中,可能還有更不會「與別人打交道」的「惰性微中子(sterile neutrino)」。我們為什麼會這樣猜想?惰性微中子又是否真的存在?今次就和各位說說它的故事。

  微中子「品種」多樣 轉換原理尚未確定

  不說不知,微中子原來有不同的「品種」,而現今已經確切偵測到的共有3種。這些品種的特徵相類,因而在量子物理的世界裏它們會混合在一起。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會發現微中子不時從一個品種轉換成另一品種,如果我們只量度特定一種微中子,就會發現微中子「不見了」或「突然出現」的情況。

  過往我們觀察太陽的時候就曾有相似的疑惑:從太陽來的微中子,好像只有預期數量的三分之一。這是因為正如先前所言,微中子出現種類變化的現象,假如我們只測量其中一種微中子的數量,自然不能準確測量到所有太陽生產的微中子,這並非我們對太陽運作的原理有任何誤解。

  微中子品種轉換的現象,我們好像還未完全了解。太陽中心發生的核聚變會放出微中子,用來生產核能的核裂變也一樣。因此核電廠(包括鄰近香港的大亞灣核電站)其實是一個穩定的微中子來源,可以用來研究微中子品種轉換的現象。不過2011年發布的研究結果指出,從核電廠釋放出來的微中子數量,卻比我們預測的少了6%。看起來依然有一些微中子不見了!

  根據過往的經驗,一些物理學家們猜想,或許還有第四、第五,甚至更多品種的微中子。我們已知的3種微中子,除了互相轉換之外,應該也可以轉換成其他還沒被發現的微中子種類(假如它們真的存在)。

  就像太陽微中子的故事一樣,如果我們只測量3種微中子,自然會漏掉其他微中子的數量,因而看起來有一些微中子就好像不見了。

  不過,這些微中子種類的存在只是猜想,並不一定能站得住腳,要驗證這些猜想還要解答一個疑問:為什麼在過往的實驗之中,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它們?

  為了突破這個困境,物理學家們進一步假設,這些新種類的微中子,只跟已知3種微中子經由萬有引力發生作用,也就是說這些新種類的微中子,比已知的微中子與世界有更少的「交流」。物理學家們因此把它們叫作「惰性」微中子。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些惰性微中子,法國的STEREO團隊在核電廠的近距離設置了測量儀,準確地量度微中子的數量,以及它們互相轉換的情況。這些準確的測量可以用來和理論的預測比較,進而驗證我們的推斷是否正確。

  結果STEREO測量的數據再一次確定,有一些微中子不見了。不過微中子轉換品種的模式,卻與惰性微中子的理論並不相符。

  小結

  為了解釋觀察到的現象,物理學家們不時猜想一些還未見過的粒子:「惰性」微中子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可惜的是,經實驗證明,這些惰性的粒子好像並不存在。然而失蹤微中子的謎團卻還未解決:科學家們還要繼續努力,尋找可能的原因。

  ◆杜子航 教育工作者

  早年學習理工科目,一直致力推動科學教育與科普工作,近年開始關注電腦發展對社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