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國家大航天 探究用好新技術


◆港青參觀中科宇航展廳。香港文匯報記者帥誠 攝
◆港青參觀中科宇航展廳。香港文匯報記者帥誠 攝

◆訪問團嘉賓在中科宇航合影。右三為徐穎。香港文匯報記者黃寶儀 攝
◆訪問團嘉賓在中科宇航合影。右三為徐穎。香港文匯報記者黃寶儀 攝

◆港青在中科宇航體驗互動項目。香港文匯報記者黃寶儀  攝
◆港青在中科宇航體驗互動項目。香港文匯報記者黃寶儀 攝

港青走訪廣州多個先進技術企業 期待未來內地發展
港青走訪廣州多個先進技術企業 期待未來內地發展

  港生參觀南沙中科宇航產業化基地 「北斗女神」講授衛星導航應用

  國家航天發展一日千里,既在登月、探火等各項太空探索任務中取得重大突破,同時持續開發各類民用航天技術。近40名參加由香港文匯報、南方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未來之星同學會」承辦,廣州市南沙區委宣傳部協辦的「香港青少年廣東灣區科創之旅」的港生,昨日來到位於廣州南沙的中科宇航產業化基地參觀,席間更邀得被譽為「北斗女神」的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徐穎,分享北斗系統的原理、歷史和應用。她分享道,現在正是「大航天時代」的開端,商業航天跟市民大眾越來越近,鼓勵港生們多加關注包括北斗系統在內的國家航天計劃發展,尋求無限的應用可能。◆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廣州報道

  「我們業內有一句名言:『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應用,只受制於人們的想像力。』」徐穎在座談會上分享道,系統所提供的是時間和空間這種最基本的信息,是物聯網、車聯網等一系列的基礎,「(時間和空間信息)就像是水和空氣般的存在,它們的存在感並不強烈,但人們隨時隨地都在用它。」

  現代社會運作離不開「精確授時」

  徐穎其後進一步解釋北斗系統的一些常見用途,最基礎的一例是高精度定位,可以做到一厘米,甚至是毫米級的精度定位。她特別向港生們介紹有關「精確授時」的功能,「北斗系統一個最基本的定位原理叫三球定位,就是測量我和衛星之間的距離……三個球交匯在一個點,這個點就是我的位置」,而要測量人與衛星間的距離,就要通過換算時間,「透過測量衛星信號到達我的時間,再乘以光速,就可得到我們的距離。」

  由於北斗系統擁有毫米級別的高精度定位能力,自然計算出來的也是高精度的時間,「很多領域都能用得上的,例如說電力系統,電力基站之間需要時間同步,否則可能在用電高峰時間出現區域斷電情況」,又好比是金融系統,金融結算時間哪怕只是相差一毫秒,結算金融隨時相差數以千萬元,而這正是「精確授時」的重要所在。

  徐穎又介紹,北斗系統是全球唯一具備通信功能的衛星導航系統,「其實很早以前,大概是在北斗二代剛出來的時候,我們在南海的漁船上,就有七成以上漁民使用北斗的短報文功能。」她解釋,手機於海上沒有信號,而海事衛星又相當昂貴,「北斗免費的短報文功能,可以保障漁民的生命安全,也能讓他們跟家人報個平安。」

  北斗短報文功能 救命最後保險

  目前,北斗系統的短報文已從昔日的120個漢字限制,升級至1,000個漢字,更開發出回執功能,讓發訊者確認對方是否順利收取信息,「當然在非常繁華的地方,我們未必用得上它,但假如我們有天遇上一些危險時,它就是我們求救的最後一道生命線,就跟保險一般,也許一輩子都用不上,但只要知道它在,就能安心。」

  繼續「征天入海」 促進地上應用

  談到未來發展,徐穎表示,目前衛星導航定位已解決了室外95%以上的導航定位問題,但還有如室內、水下、深空等問題尚待解決,因此未來必然會有更多新的發展。

  徐穎又特別引用了國家「衛星之父」孫家棟的一番話:「我們要把北斗建成一個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系統。」她堅信北斗現在已是一個天上好用的系統,但如何在地上把它用好,「這不止是北斗建設者要考慮的問題,也是每一個行業的用戶,每一個政策制定者,以及大眾都要更好了解。」她鼓勵在座同學多關注國家航天事業發展,更好地促進相關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