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研發衛星 監測全港斜坡
港高教界首枚 周五發射 未來構建災害預報系統
國家航天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在衛星遙感技術層面,香港科研力量亦正躋身其中作出重要貢獻。香港科技大學昨日宣布,將於本周五(25日)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一顆與內地長光衛星合作的多光譜光學衛星香港科大—雄彬一號,作為香港高教界首枚衛星,將用以監測全球環境、災害與可持續發展的遙感數據。香港科大指,首階段會利用衛星建立覆蓋全港斜坡,用以監測地表情況、模擬山泥傾瀉災害及社會臨災反應的系統,未來更會構建全面的遙感衛星星座計劃,最終目標是建立起全面環境監測與災害預報系統,為2030年及2060年國家「雙碳計劃」提供科學數據,助力提升國家遙感科研能力。◆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鼎煌
備受矚目的香港科大—雄彬一號科研衛星擁有不少「黑科技」,多項參數達到國際高水平。其所拍攝的遙感影像解像度達0.5米,是目前公用的歐洲太空總署哨兵二號光學衛星解像度的20倍。此外,今次衛星成像幅寬超過150公里,與美國最新一代陸地衛星相近,屬民用衛星類別中最高規格。
作為功能強大、見微知著的「千里眼」,香港科大與長光衛星將其定位為打造後續全面性環境監測與災難預報系統的第一步,首先會針對香港情況,利用衛星遙感信號建立起一個數碼孿生系統(Digital twin),覆蓋及監測全港斜坡和地表,模擬及展示山泥傾瀉過程和社會面臨災害時反應,為災害協調應變與決策管理提供支持。
與內企開展長期深度多模態合作
香港科大此前與內地首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長光衛星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除上述衛星外,亦將共同研發碳排放遙感衛星,並在衛星研製與監測數據應用等領域,開展長期、深度的多模態合作。
雙方合作的長遠目標,則是基於香港科大在氣象、海洋及環保領域的科研能力和成果,以及長光衛星由108顆在軌衛星構建而成、全球目前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吉林一號」所擷取的遙感數據,致力打造一個全面的環境監測與災難預報系統,為國家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雙碳」政策目標提供科學數據,助力提升國家遙感科研能力。
香港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期望,科大未來能與各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及工商企業等不同界別合作,將衛星數據用於多方面應用,為國家「雙碳」戰略、特區政府碳排放目標及全球氣候變化緩解作出貢獻。香港科大校長葉玉如認為,航天事業是國家整體發展戰略中的重要部分,科大與長光衛星的合作,對推動香港與內地的航天事業有重大意義。「科大將充分利用科研實力,與業界一同推動國家在航天航空領域的產學研發展。」
為灣區提供災害
應急管理服務
提出並促成整個項目的該校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介紹指,本次衛星發射只是科大宏大計劃的第一步,「我們的目標是構建一個全面的遙感衛星星座計劃。」他表示,通過開發先進的多模態空間遙感技術,包括新型的碳監測遙感技術及資料分析技術工具,可使星座具強大感知功能,在災害應急管理、智慧城市發展及可持續資源管理方面,為大灣區以及更廣大範圍的人群提供服務。「科大將配合國家『雙碳』戰略,引領環境監測衛星遙感技術發展,為國內和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貢獻力量。」
香港科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蘇慧及其團隊,則將與長光衛星合作開發高分辨光學衛星,聯合研製碳排放監測關鍵技術,引領環境監測衛星遙感技術發展,為節能減排及實現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等宏觀決策提供科研數據。
長光衛星副總經理陳茂勝表示,雙方將持續在新型遙感衛星領域深度合作,促進內地與香港航天產業聯合發展,提升香港及大灣區遙感數據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