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華夏/遊寒山寺\楊田田

  圖:寒山寺位於蘇州城內。\資料圖片
  圖:寒山寺位於蘇州城內。\資料圖片

  寒山寺位於蘇州城內,相傳建於六朝時期,距今已有超過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其因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而聞名,我亦心嚮往之。近日難得造訪,是為一記。

  穿過「寒拾遺跡」的高大牆門,便進入寒山寺景區。在幾百米長的通道邊,掛滿了眾多詠誦寒山寺的詩,除了最出名的《楓橋夜泊》,還有唐伯虎的《寒山寺》等,烘托着寒山寺的歷史和盛名。走了一段路,在水波粼粼的古運河對面,碧瓦黃牆上赫然出現「寒山寺」三個大字,這就是寺廟的入口。

  寒山寺內,香火繚繞,遊人如織。大雄寶殿內,不少善信跪拜祈願。大雄寶殿外,許願的紅絲帶被密密麻麻地綁在香爐上、樹上、磚窗上乃至石像上。細長的紅絲帶隨風飄動,隱隱地透出人們手寫的願望字句,也是一景。大雄寶殿後方是藏經樓,門口懸掛着趙樸初所題的「寒拾殿」牌匾,筆法蒼遒有力。藏經樓側面是鐘樓,應該就是「夜半鐘聲」的源頭了,此處有不少遊客在靜候敲鐘。過「德福」石門往後走,就來到寒山寺標誌性建築——普明寶塔。普明寶塔高五層,為仿唐式。寶塔台座四角的草坪上有石燈籠。寶塔外側繞有池塘,池塘上架有露台,露台有橋與寶塔相通。塘內的肥美錦鯉,游來游去,逗人喜愛。圍繞着普明寶塔的四周牆上是「寒山寺碑廊」,掛滿了歷代文人墨客們用各種字體書寫的《楓橋夜泊》,堪稱《楓橋夜泊》的「書法特展」。

  大雄寶殿─普明寶塔是寒山寺的「中軸」,「外環」則散布着假山怪石、葱綠植物、嬌艷小花和小橋流水等景觀,一步一景,引得遊人紛紛拍照。其中有兩批拍照遊人讓我印象深刻,也窺見當前的一些風尚。第一批是幾位身穿漢服、面容姣好、身材婀娜的美女,她們在嶙峋怪石中擺出多個造型,讓攝影師拍攝──這是「漢服風」。另外一邊,是一位身穿校服的小男孩,他的媽媽正對着他拍視頻。只見小男孩對着鏡頭,皺着眉頭,極不情願地拖着嗓音背誦《楓橋夜泊》:「我是三年(二)班──陳××。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不行,都到第七次了,還磕磕巴巴的,重來。」他的媽媽不耐煩地擺手:「瞧你背成這樣,媽媽怎麼發抖音和小紅書?」──這則是「雞娃風」。在千年古剎,見證當下潮流,古今風華,相互輝映,頗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