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抑鬱有病徵 及早治療享天倫
一名疑患產後抑鬱的母親,去年3月將其兩周大的女嬰從天橋拋下終不治,警方其後拘捕及落案起訴她一項殺嬰罪。她早前在高等法院認罪,昨日(5日)判處接受感化兩年。母親產後抑鬱導致的悲劇不時發生,究竟產後抑鬱有哪些主要徵狀?本文讓大家了解產後抑鬱的徵狀及預防,若出現相關徵狀,必須及早接受適當治療,同時家人的支持亦十分重要。
由於荷爾蒙的變化、角色的轉變、照顧嬰兒的挑戰和家庭的問題,婦女在分娩後的一段時期出現情緒問題的風險可能會較高。媽媽若在產後出現情緒問題,她的精神情緒狀態、日常家庭生活、工作表現、甚至與伴侶的關係和孩子的成長等,也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研究顯示,產後抑鬱會影響媽媽養育嬰兒的能力,並對嬰兒的身體健康、心智成長和行為情緒發展帶來潛在的影響。若媽媽出現產後抑鬱,伴侶亦有較大機會受情緒困擾。因此,媽媽的產後情緒健康十分重要。
爸爸也有機會患抑鬱
產後抑鬱不是媽媽才會有,因為生活劇烈改變的關係,根據《美國男性健康雜誌》,發現男生也會有所謂的「產後抑鬱」:「男士會覺得女士現在心情已經很不好了,所以會更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不想為妻子帶來負擔。有時也會因為難以融入妻子、小孩的融洽氣氛而覺得被排擠、孤獨。」一眾父親一樣會覺得沮喪、抑鬱、缺乏動力,有時還會伴隨行為上的改變,例如更加情緒化、性慾旺盛、酗酒等。
產後抑鬱病徵與其他時期出現的抑鬱症相同,通常在產後六星期內出現,但亦可以於產後一年內發生,只要能及早識別,接受治療,並得到家人的體諒和支持,大多數婦女均能康復。如媽媽在產後出現情緒問題,可以致電所屬區域的母嬰健康院,約見護士初步評估情緒狀況及轉介合適的服務,也可選擇約見家庭醫生作初步診斷和跟進,有需要時轉介專科,另外,亦可約見專業社工或輔導員安排面談評估及轉介。如經濟條件許可,也可直接安排私人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作專業評估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