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莫迪今會晤 美全方位拉攏印度

  圖:印度總理莫迪20日抵達紐約,向支持者揮手致意。\路透社
  圖:印度總理莫迪20日抵達紐約,向支持者揮手致意。\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美聯社、半島電視台網站、《華爾街日報》報道:印度總理莫迪20日起對美國進行上任9年來首次國事訪問。他在臨行前表示,印度和美國之間的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牢固和深入」。美媒稱,華府視莫迪此次訪美為「美印關係轉型時刻」,希望藉機拉攏印度制衡中國。不過,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印度並未跟隨西方對俄實施制裁,令美國十分不滿。此外,有人權組織指責拜登政府無視印度的人權狀況,將地緣政治利益置於人權問題之上,做法虛偽。

  這是莫迪2014年擔任印度總理以來第5次訪問美國,也是首次對美進行國事訪問。根據印度政府公布的日程,拜登和莫迪22日在白宮會晤後,莫迪將在美國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講,他也是首位兩次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的印度總理。22日晚,拜登將舉行國宴招待莫迪。

  白宮不打自招

  在啟程前往美國之前,莫迪接受了《華爾街日報》的專訪。他稱讚了美印之間日益增加的防務合作,稱兩國夥伴關係將延伸到貿易、技術和能源領域,兩國領導人的互信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媒預計,在莫迪訪美期間,印度有望與美國達成共同製造戰機發動機的協議,這將允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使用通用電氣公司的發動機。印度可能還會耗資數十億美元,採購超過30架美國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用於海上和邊境巡邏。

  分析指,經濟合作和國防合作將是莫迪此行的兩大重點,預計印度能夠獲得華府鮮少與非盟友國家分享的美國關鍵技術。美媒指出,美國積極向印度示好,是因為拜登政府試圖拉攏印度作為「對抗中國的堡壘」,在全球供應鏈中「排擠中國」,遏制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

  印度前外交官、金達爾全球大學教授米斯拉表示,隨着中國的崛起,印度和美國更加需要彼此,美國在「印太」地區需要更多合作夥伴,兩國在某種程度上「有着相同的地緣政治利益」。

  不過,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柯比20日被問及相關問題時表示,美方邀請莫迪來訪美「不是針對中國,也不是針對俄羅斯」。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則強調,美印兩國之間並非沒有問題,雙方深化關係充其量是一場「政治婚姻」。

  對俄烏衝突分歧大

  俄烏戰事去年2月爆發後,印度始終不願譴責俄羅斯,也未跟隨西方對俄實施制裁,並大幅增加從俄購買石油。2021年,俄羅斯石油僅佔印度年度石油進口量的2%,現在這一數字超過了19%。白宮曾私下向印度施壓,要求其減少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但又避免公開批評新德里。

  在武器進口方面,印度對俄羅斯的依賴就更強了。據統計,印度65%的國防裝備來自俄羅斯。智庫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印度研究中心主任喬杜里指出,假設印度在25年內將從俄羅斯進口的武器數量減少到現在的三分之一,仍然可能需要幾十年或更長時間才能完全擺脫對俄羅斯在軍事上的依賴。

  美政府曾拒發簽證

  有美國智庫指出,美國似乎想忽略印度境內的人權爭議,並積極拉攏印度政府轉向購買美國軍火。

  實際上,美國政府2005年曾拒發簽證給莫迪,原因是莫迪2002年開始擔任古加拉特邦行政首長時,當地發生宗教流血衝突,導致逾1千人喪命,多數死者為穆斯林。根據美國聯邦法律規定,任何外國人若涉嫌嚴重侵犯宗教自由,都不被允許入境。直至2014年莫迪贏得印度總理選舉,奧巴馬政府才收回拒簽的決定。美國國務院今年3月發布年度人權報告,指出印度存在「重大人權問題」。但如今拜登卻把莫迪奉為座上賓,分析指,在地緣政治利益面前,華盛頓讓人權問題「退居次席」,凸顯其虛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