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幼教事】亂世出關公 何以受推崇?

◆關公銅像。資料圖片
◆關公銅像。資料圖片

  漢朝的英雄人物比比皆是,今天出場的是俗稱「關公」的關羽。

  關羽深受歷朝各代推崇,並且是作為神祇膜拜的偶像,如曹操說關羽「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三國志》作者陳壽評:「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宋朝唐庚《三國雜記》說道:「羽為曹公所厚而忠不忘其君,可謂賢矣。」元代民間小說《三國志平話》說關羽「因本縣官員貪財好賄,酷害黎民,將縣令殺了,亡命逃遁」。寫關羽的好打不平;更重要的是明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把關羽深深刻畫成「義」的化身:為「義」而結拜桃園;為守「義」而斬華雄;為護「義」而降曹操;為奉「義」而辭曹歸劉;為報「義」而釋曹操。關羽成了守護結義兄弟,對劉備的忠心耿耿,為忠義而生,為忠義而死的形象,成古今中外津津樂道的人物。

  不過,正史對關羽的評論要複雜得多,《三國志》既有「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威震華夏」的肯定,也有對其「剛而自恃」、「以短取敗」的批評。可見,人的個性特質並非只有一個面向,以關羽為例,他集忠於君、善與友、正義、武力、大志、驕傲、狂妄、輕敵、自大於一身。

  關羽為什麼這樣複雜?這和他出身是密不可分的。東漢末年,門閥勢力掌握着整個社會的文化、輿論和權力。這樣的門閥、士族階層的影響力,一直延續到南北朝時期。劉備要自稱中山靖王之後便是很好的例子,因為當時的人很注重出身和宗族關係。

  而正史不見有關羽出身、先人的描述,有可能非常卑微,日後他又「亡命奔涿郡」,更是亡命之徒,故在看重出身的東漢末年,關羽是自卑的,但他靠着一身是膽打天下,「剛而自恃」又是一種自戀,關羽的處世態度就是逆反,以驕相待,處處顯示我比你強。關羽的成功之處,在於他將自卑隱藏得極好,而自戀發揮到了極致,因而給人留下宛若天神下凡的光輝形象。

  發展心理學家與心理分析學者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的「人格發展論」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大階段,每個人必須要在八個生命階段接受不同挑戰:

  1.嬰兒期:信任對不信任;

  2.幼兒期:自主獨立對羞怯懷疑;

  3.學齡前兒童期:主動對內疚;

  4.學齡兒童期:勤奮對自卑;

  5.青少年期/青春期:統合與角色混亂;

  6.成年早期:親密對孤獨;

  7.成年中期:愛心關懷對頹廢遲滯;

  8.成年晚期:完美無缺對悲觀沮喪。

  關羽在正史首次出場已是21歲時在家鄉殺人犯法,逃亡至涿郡,對其出生年份、幼年、童年和青年事跡都沒有記載,日後雖有關羽由父親關毅教學識字,始讀《春秋》,隨父耕讀一說,但應是後人杜撰。由於在正史中找不到其成長記載,筆者大膽推測關羽前五個階段都不太平,因為在他出生後,東漢發生了三次黨錮之禍、張角創太平道,後率黃巾起事。世局如此不太平,關羽整個成長期都在震盪中度過,其失學、失教、不信任、懷疑、內疚、自卑、角色混亂都可以想見,也是亂世出英雄,這些成長特質使關羽在戰爭年代成「萬人敵」。

  根據艾瑞克森心理的社會發展論,以上八個人生發展階段是層層遞進、連續累積的。一個階段挑戰失敗會影響下一個階段。或許,就是這樣,關羽既自戀又自卑,看不起士大夫而最終敗亡。總的來說,從大多數的民間傳說來看,人們更願意視關羽與他們同屬一個社會階層,出身低微,憑努力出頭,又極富正義感,成亂世英雄。後世把關羽描繪成忠義化身,使他名氣愈來愈大、封號愈來愈高,為殘酷的人間,送上曙光,平添希望。

  ◆ 梁可茵老師(學研社成員,從事幼兒教育寫、教、編達二十多年,在書海澀論中尋找方便之門,喜歡發掘兒童行為背後的心路歷程,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把好奇投向歷史上小屁孩的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