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情懷滲入現代流行文化 香港電影潮再度闖入城市風景

◆參加者可藉「電影叮叮」探尋經典電影場景,發現老香港。
◆參加者可藉「電影叮叮」探尋經典電影場景,發現老香港。

◆許鞍華介紹曾於自己電影中出現的場景與拍攝故事。
◆許鞍華介紹曾於自己電影中出現的場景與拍攝故事。

◆「電影叮叮」往返於上環與銅鑼灣之間。
◆「電影叮叮」往返於上環與銅鑼灣之間。

 ◆導演陳健朗(左)與「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
◆導演陳健朗(左)與「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

◆上環粵海投資大廈是《無間道》其中一處經典場景。
◆上環粵海投資大廈是《無間道》其中一處經典場景。

◆《胭脂扣》中有一幕經典的電車場景。
◆《胭脂扣》中有一幕經典的電車場景。

◆關錦鵬為參與活動的市民介紹沿線電影場景。
◆關錦鵬為參與活動的市民介紹沿線電影場景。

  時至今日,香港電影仍然是華人審美趣味裏的重要一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多元化。在香港電影的世界裏,你既可以看周星馳、王晶、徐克,也可以看王家衛、許鞍華、關錦鵬,還可以看吳宇森、杜琪峯、林嶺東……並且倘若篇幅不限,這個名單和其背後所對應的作品類型,還可以繼續往下列舉。香港電影與這個城市之間無限的關聯,也許形成了一種可能超出創作者預期的巧妙互文。這種美妙的連接,從電影本身出發,亦或者由城市語言出發,還有可能從任何一個細微的玩意兒、一個毫不起眼的瞬間……一千人看便有千個哈姆雷特,香港電影為這個城市帶去的鏡射不可小覷。◆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茜 部分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今年,康文署舉辦首屆「香港流行文化節」,旨在為觀眾帶來形形色色的節目體驗,包括流行音樂會和表演、專題展覽、電影放映、戶外及外展活動等,希望透過不同面向,展現香港獨特的文化特色以及多元融合的創造性和魅力。而「電影叮叮」,則為其中一項重要的參觀活動。參加者將在導賞員帶領下,走訪中西區探尋拍攝香港經典電影的場景,更可在電車上細聽電影人分享電影製作的幕後故事和創作靈感。電車上的嘉賓包括導演兼監製關錦鵬和許鞍華、監製兼編劇文佩卿、導演兼編劇吳煒倫以及李駿碩。

  「電影叮叮」活動分為東行線和西行線兩條路線,走訪的景點相同,包括九如坊、美輪街、元創方、水池巷、西港城等,尋找電影《胭脂扣》、《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花樣年華》、《無間道》、《三更之回家》、《狂舞派》等的拍攝場景。例如《胭脂扣》作為香港近代影史上的重要一筆,當中有一幕經典的電車場景。石塘咀的青樓,盛極一時的煙花女子以及保留至今的電車,都為這齣電影的經典提供了不可磨滅的記憶點,其撲面而至的舊日情懷無須贅述。

  透過電影記錄下時代面貌

  預覽當日有導演陳健朗參與,他提及:「有些港產片的記憶點都是歷歷在目的,對我來說比如陳果導演的《去年煙花特別多》,就在皇都戲院,那對我來說就是港片的深刻場景。本來我是不太想提王家衛導演,但是我想《重慶森林》這部電影大家都有很多自己的感受,這部電影讓很多人都對重慶大廈有了很多想像。」陳健朗覺得如果要在香港拍攝本地電影,必須要聯繫到及記錄下時代脈搏。「不同的街景、不同的追逐,這些瞬間是很能影響到觀者,甚至香港下一代電影人。」

  陳健朗導演的電影《手捲煙》選擇在廟街及重慶大廈等經典地方拍攝,「我一直記得一句話——你們在追求藝術中的自己,還是自己心目中的藝術?我自己經常在自省,其他人怎麼看不重要,反而是你自己要的是什麼。」他說,「重慶大廈以前給人犯罪天堂的印象,但其實現在已不是這樣。最後一幕我選址在香港僅餘營運的皮革廠,可能時移世易未必做到下去,我希望可以透過電影記錄下這些時代面貌。」

  電車和電影之間可謂絕配

  隨着電車的徐徐前進,從銅鑼灣一路途經中環、上環,細嚼慢咽香港都市光陰,是一種難得的悠閒,加之電影的滋養,可謂一種非常的浪漫。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總經理(流行文化)林覺聲介紹道:「我們往後每一年4月都會開展流行文化節,這次我們認為電影是重要一環。其實很多電影裏面的場景都是在電車上拍攝,包括目前我們再也看不到的風景,也可以在這些鏡頭裏重見。比如《神奇兩女俠》,當中有經過目前已經不復存在的利舞臺,在這樣被收錄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可以欣賞到。」

  「電車的魅力是很大的,它和電影之間的交互影響,很神奇、很巧妙,可謂是絕配。」林覺聲感慨道。

  而「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則說道:「是次活動不僅僅是吸引了香港電影迷,更是讓一些本就對香港電影充滿情意結的遊客感到滿足,除了與創作者們近距離接觸、問答之外,更是身臨其境地參與到這些製作場景裏面。」

  「電影叮叮」

  日期:即日起至6月11日 (逢星期六及日)

  時間:全長約2小時

  路線:東行線(上環至銅鑼灣)

  西行線(銅鑼灣至上環)

  語言:廣東話

  名額:每團共15人

  費用:$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