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治學問 躬行田野解民生

◆同學們凌晨暴雨天在監測點位取樣。  香港文匯報雲南傳真
◆同學們凌晨暴雨天在監測點位取樣。 香港文匯報雲南傳真

◆湯博文(左一)與同學們在導師的指導下現場取樣。   香港文匯報雲南傳真
◆湯博文(左一)與同學們在導師的指導下現場取樣。 香港文匯報雲南傳真

◆同學們在田間灌溉。香港文匯報雲南傳真
◆同學們在田間灌溉。香港文匯報雲南傳真

◆科技小院試驗種植的周年油菜薹一年可種3茬。圖為同學們在觀察油菜薹生長情況。香港文匯報記者丁樹勇 攝
◆科技小院試驗種植的周年油菜薹一年可種3茬。圖為同學們在觀察油菜薹生長情況。香港文匯報記者丁樹勇 攝

洱海邊上的科技小院!青年學子走進鄉土中國深處助力鄉村振興
洱海邊上的科技小院!青年學子走進鄉土中國深處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農大創新模式:集科技創新社會服務人才培養於一體

  清晨,洱海日出、湖面生輝。蒼山腳下、洱海之濱的雲南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青年學子們按照課題分組走出大門、走進田間地頭,開始一天的課題研究。他們身後的一副對聯引人注目:「院士謀策農桑興技藝,學人試鋤邑里變科場」。

  這裏是中國農業大學創辦於24個省的139個科技小院之一。科技小院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於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縣首創的集科技創新、社會服務和人才培養於一體的新模式——由研究生駐紮生產一線,專家、教授提供技術支撐,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培養農業高層次人才,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香港文匯報記者 丁樹勇、任芳頡雲南 、北京連線報道

  實現洱海保護與農民增收協同發展,首先要解決面源污染問題;搞清污染物從何而來、污染程度如何,一直是洱海保護的重中之重,也是古生村科技小院的重要課題。

  2022年9月,從湖南農業大學畢業的湯博文考入中國農業大學成為碩士研究生,攻讀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來到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洱海面源污染監測與研究。與其他同學一樣,他將駐紮在鄉村一線,在這裏完成兩年的課題研究和社會服務。

  「007分隊」一周七天枕戈待旦

  流入洱海的水大多來自蒼山,蒼山十八溪中有一條陽溪流經古生村注入洱海。科技小院師生以此溯源,或步行、或開着電動三輪車繞蒼山洱海尋找水系,並沿水系設置22個監測點,在古生片區構建了「六縱七橫」的面源污染精準監測體系,開展農業農村面源污染全時空全過程防控技術模式研究。

  一直以來,洱海面源污染存在來源不清、貢獻不明的問題,水質監測全靠人工取樣、分析,湯博文所在的面源污染團隊監測從蒼山清水源頭經農田和村莊到洱海入湖的各類污染物遷移路徑和入湖量,團隊一周七天枕戈待旦、不分晝夜、隨時出發,被老師與同學們稱為「007小分隊」。

  暴雨中取樣 方掌握真實情況

  「越是大雨暴雨天氣,越要到監測點位取樣,這樣才能掌握真實情況。」湯博文還記得,起初大家沒有經驗,只是打一把傘就出去了,常常被雨水淋成落湯雞。後來受洱海保潔人員雨天穿戴的啟發,小院為他們統一購置了雨衣和雨靴。

  一次從凌晨開始,臨近中午才完成的取樣,令湯博文印象尤其深刻。凌晨五點下起了雨,湯博文與同學從熟睡中被叫醒,匆匆穿戴即扎入雨中,分頭到各監測點位取樣。漸漸地,雨越下越大形成暴雨,令雨中取樣的湯博文與同學們雨靴灌滿了雨水,寒從腳起;而身上的雨衣卻早已捂出了滿身大汗。不過,令他們高興的是,那次取樣「抓到了降雨產生水流的全過程!」

  把理論機制與現實案例結合教學

  2022年夏天,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孟婷帶隊駐紮在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駐村調研期間,團隊深入了解到科技小院模式在推進農業科研、教學與人才培養方面發揮的突出作用。孟婷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 ,科技小院建立在鄉村農戶中間,通過小院師生示範、技術培訓、實地推廣等途徑,使農戶真正了解並掌握農業技術與管理。參與科技小院建設的老師們,把來自農業生產一線的第一手素材融入日常課堂教學,促進理論機制與現實中案例有效結合。學生在校完成理論學習後,奔赴全國各地科技小院進行駐院學習與生活,思想、專業、能力都得以鍛煉和提升。

  「科技小院在發展過程中演繹出『自下而上』式農業科技創新、『科普志願』式農業社會服務和『產教融合』式農業人才培養三重功能,儘管不同的科技小院其功能有所不同,但是在科技服務原則上都是一致的,零距離、零時差、零門檻、零費用為農民提供科技服務,幫助農戶提升農業生產科技水平等。」多次調研科技小院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冰川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經過十餘年探索,科技小院不斷發展壯大,從當前現實發展來看,其人才培養和服務模式還需不斷創新和完善,需要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