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味經典】《虞美人》  李煜

◆ 李煜創作《虞美人》這首詞時,已被囚禁在開封好幾年。圖為粵劇中的李煜。 資料圖片
◆ 李煜創作《虞美人》這首詞時,已被囚禁在開封好幾年。圖為粵劇中的李煜。 資料圖片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熟諳音律,在文學藝術方面很有天賦,他的詞作堪稱五代之冠,《虞美人》正是他的代表作。

  李煜除了是著名的詞人,亦是南唐最後的君主,史稱南唐後主。他即位後,南唐國勢衰落,偏安一方。宋太祖開寶八年,宋軍攻破金陵,他被抓往開封,封為違命侯。

  李煜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已被囚禁在開封好幾年了,據說,七月七日那天,他撫今追昔,命以前的宮妓作樂,寫下了這首詞。詞中流露了對故國的思念,抒發出壓抑不住的無盡愁懷。

  詞的上片以問天起首。「春花秋月」令詞人想起以往美好的日子,撫今追昔,不禁無奈的問:這一切什麼時候才完結?這樣一問,就把眼前日子難過、不想過的情緒展露無遺。「小樓」二句則表明「往事」和故國相關。詞人當時被囚禁在開封,夜裏東風輕拂,明月高照,於是引發「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感嘆。詞人的思緒是複雜難言的,他淪為俘虜,身處異國,自然會思念故國,時刻懷緬往昔美好的日子;在月明之夜,這份思緒就更加濃烈,而春花、秋月等美景,又與他當下的身份、心情形成強烈反差,以致百般滋味在心頭。

  下片承接上片寫「往事」、「故國」的脈絡而來。首句以「雕闌玉砌」借代皇宮,只是寥寥四字,即寫出過往皇宮的華麗;次句以「朱顏」寫紅潤煥發的容顏,這既可指宮中各人,如宮女和妃嬪,也可包括詞人自己。詞人推想宮室的「雕闌玉砌」依舊還在,可是宮中眾人的「朱顏」已經改變,藉此道出物是人非的悵惘。最後以自問自答的方式抒發情感,說自己的愁懷恰似眼前的江水滾滾東流,言有盡而意無窮。

  這篇作品最有藝術魅力的部分,就是末二句形象生動的比喻。以水喻愁,前人已有,如唐代劉禹錫《竹枝詞》中就有「水流無限似儂愁」,不過,李煜的這個比喻顯然更加出色。中國的地形是西部高而東部低,水向東流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江水浩蕩亦是無休無止的存在。以「春水東流」比喻愁緒之無窮無盡與洶湧澎湃,就能將詞人抽象的情感具體地表達出來。

  賞析由不同的專家、學者撰寫,教育局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