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歐「轉軚」冀中國將俄帶回談判桌

◆西方援烏規模料難以長期維持。 路透社
◆西方援烏規模料難以長期維持。 路透社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華爾街日報》前日報道,俄烏衝突陷入僵局,加上西方援烏規模難以長期維持,促使美國和歐洲國家開始鼓勵烏克蘭在年底前與俄羅斯談判,並關注中國在談判中可能發揮的作用,認為中國可將俄「帶回談判桌」。

  西方難長期援烏 尋求中國發揮作用

  報道認為,由於中國對俄的「長期支持」,美國此前對中國參加俄烏雙方和談的任何舉動都持高度懷疑態度,但現在西方國家鼓勵談判並尋求中國在其中發揮作用的意願,代表其思維發生了轉變,特別是美國。

  《華爾街日報》稱,這種轉變主要基於美歐目前認為,俄烏雙方都沒有能力繼續無限期交戰下去,而北京願意在和談中發揮作用的表態應當受到驗證。此外,美歐目前都擔心若俄烏衝突陷入僵局,美西方為烏提供武器援助的規模在未來將難以為繼,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才有了推動談判的行動,不過他們仍不確定俄是否願意通過談判實現停火。

  據歐洲官員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主要官員贊成俄烏談判,美國國務院和中央情報局(CIA)則相對持懷疑態度,在提出外交解決方案前,他們迫切希望看到春季攻勢的進展情況,試圖在烏攻勢取得預期成果後才推動談判。

  部分法國與德國官員則希望看見俄烏達成架構廣泛的停火協議,中國可以擔保國身份參與。中國在2月呼籲以和平談判結束俄烏衝突,並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提出尊重各國主權、摒棄冷戰思維、停火止戰、啟動和談、停止單邊制裁等12條主張。法國總統馬克龍於同月私下向烏總統澤連斯基提議,在巴黎召開商討停火協議的和平會議,時機由烏方決定。

  對於烏危機,中方此前已多次表達勸和促談的立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於3月14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在看待和處理國際地區熱點問題上,中方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堅持致力於推動通過外交談判等方式和平解決衝突,在烏克蘭問題上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