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急症室分流 久輪候點算好?

■公院急症室有大量病人輪候已是司空見慣。   資料圖片
■公院急症室有大量病人輪候已是司空見慣。 資料圖片

■次緊急病人輪候時間可以很長。    資料圖片
■次緊急病人輪候時間可以很長。 資料圖片

  東區醫院發生一宗患有長期病患的58歲女病人,於周日(16日)因發燒和咳嗽在半夜時分到急症室求診,結果等足12粒鐘後才見到醫生,但隨後卻倒斃在廁所內的不幸事件。由於過去也有病人在急症室輪候治療「等到死」的事件發生,因此,本報整理了急症室的分流制度,究竟分流站是如何區分病人屬於「緊急」、「次緊急」和「非緊急」情況呢?病人在苦等下,又應該點算好呢?下文逐一解構。

  維生指數定診治次序

  維生指數又叫生命徵象,係一組4-6個對人體維持基本生命的表徵,其中5個主要徵象,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氧和血壓,乃作為決定診治優先次序的主要因素。急症室分流制度劃分,大致以維生指數如心跳、血壓及呼吸作依據,作為決定診治優先次序的主要因素,又可作為施行心肺復甦和轉院的指標。

  次緊急長等處理建議

  1. 在等候期間若病情惡化,必須盡快通知分流護士,再次分流;

  2. 若分流級別不變,請繼續在急症室耐心等候;

  3. 若不想長時間等候,可考慮到普通科門診或私人診所求診;

  4. 到私家醫院的24小時門診求診。有些私家醫院有聘請富經驗的急症科醫生駐診,他們大多於公立醫院急症部服務多年,擁有急症科專業資格,他們更可根據病情為病人安排如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或其他高端檢查,為病人提供適切的診斷及治療。

  分流制度診治時間服務承諾

  危殆:即時診治。

  危急:在15分鐘內處理95%病人。

  緊急:在30分鐘內處理90%病人。

  註 : 次緊急和非緊急診治時間按照各公院實時公布。

  資料來源 : 醫管局

  簡介5個量度 維生指數指標

  體溫

  量度體溫不能靠感覺,可用體溫計量度,流行的電子探熱器,包括耳探和額探都合適。

  正常:36.2℃-37℃

  發燒:>37.5℃

  低溫:<35℃

  脈搏

  量度脈搏常用位置,用3隻手指輕放在肘動脈,數一分鐘,或用機器量度。成人正常脈率60-100/分鐘,一般人平均72/分鐘。

  呼吸

  坐時觀看對方胸部的起伏次數或可以觀看腹部的起伏次數,數一分鐘,正常是10-20次。

  血氧

  可用指尖脈搏血氧機。若血含氧量偏低(正常是95%-98%)或有紫紺、呼吸困難症狀,可作吸氧的指標。這機除了可測血氧含量且同時顯示脈搏度數。

  血壓

  正常人的血壓是80-120mmHg,現普遍使用電子血壓計。

  五類分流級別

  第一類、危殆:因嚴重事件或意外引致有即時生命危險,主要維生指標極之不穩,如心臟停止跳動、血壓低或呼吸微弱,這類病人不需等候,會立即由醫生進行搶救。

  第二類、危急:主要維生指標處於邊緣情況,可能有生命危險,須於15分鐘內接受治療及密切監察病情。

  第三類、緊急:主要維生指標較為穩定,但情況嚴重,必須盡早處理,最好在30分鐘內見醫生。

  第四類、次緊急或半緊急:情況較輕微,但需要處理,可以等候一段時間。

  第五類、非緊急:病情輕微及穩定,如輕微擦傷,此類病人可以長時間等候,並沒有病情惡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