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學問 溫情的目光 ─來自《大家的民俗學》的啟示與思考


  說起「民俗學」你會想到什麼?流傳久遠的傳說故事?還是神秘的山村儀式。日本學者島村恭則的《大家的民俗學》(陸薇薇、魏金美譯,浙江大學出版社,二○二二年六月出版)告訴我們:民俗學原來就在我們身邊。讀完這本書,你會體會到,民俗學是個專門的學科,也是一種觀察生活的態度,還是一種對待外界的目光,擁有了這樣的目光和態度,你會多一份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溫情和自覺。

  民俗民俗,民間風俗。「俗」可謂全書最關鍵的概念,對它的理解,直接關係到對民俗學的認識。《大家的民俗學》篇幅不長,主要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我們身邊的『俗』」,一是「地區與全球」,前一部分主要講述作者和他的學生們觀察到的身邊的民俗現象,後一部分則擴展到日本和全球各地,介紹和分析現代生活中的民俗。

  一門關乎未來的科學

  作者在論述和討論時,格外指出「俗」與啟蒙理性相對的一面,特別強調了民俗學具有的反霸權主義內涵。他提出「民俗學是把霸權主義相對化,從而具有強烈的批判霸權主義意識的一門學科。對於那些處於強勢地位的事物,那些相信自己處於『主流』『中心』的位置,並把自己的邏輯作為『普世』價值強加給他人的勢力,民俗學努力與之抗衡」。他還認為,把「陳舊」加諸「民俗」是一種誤解,民俗學是一門「現代學」,是從對「實際生活」的內省出發,思考「今後應該怎樣」的科學。

  我以為,這一觀點的啟發性在於提供了換位思考的智慧,它提示我們,看待與己不同的事物時,不妨代入對方的視角,努力加以理解。實際上,只有秉持這樣的態度,才能以開放的心態面對未來。而所謂未來,本就是某種生成中的狀態。我們以何種姿態面對它、走向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它的面貌。在這個意義上,包括本書在內的現代民俗學研究,不啻於一份未來指南。

  藏在「習俗」裏的文化密碼

  作為一本學術普及讀物,本書除了對基本概念的界定和民俗學發展歷史的簡述外,很少展開抽象的理論分析,而是把大量篇幅留給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生活案例,閱讀時,勾起了我不少可資對照的個體經驗。

  比如,書中講到了「箕面婆婆」「怪物嘎嘎」「魯魯大叔」,這被稱為「來訪的妖怪」,是家長為了管教孩子而創造出來的「怪物」,因而又有「媽媽創作的怪物」之名。看到這裏,我馬上想起來童年時貪玩不肯上床睡覺,爸媽半嚇半哄地說:「再不睡覺,妖怪可要來把你抓走哦。」至於這個妖怪姓甚名誰、長相如何、長居何處,完全取決於爸媽在具體情境下想像力的發揮。當然,它們還是「祖傳」老妖怪,當爸媽還是小孩的時候,它已經借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口,定居在家中了。這便是書中所謂「家庭內部之俗」。

  另一些習俗流傳在學校等場合。比如,在本書作者工作的關西學院大學有「關學七大怪」的傳說,而且不同人口中的「七大怪」版本不盡相同。這又讓我回憶起自己的大學生活。記得當年一入學,就有學長告誡,老師中有「四大名捕」,每次考試時,他們總會逮到一些需要重修學分的學生。而在不同年級、系科的同學口中,「四大名捕」有好幾個版本,還衍生出「女名捕」「小四大名捕」等各種名頭,校園裏儼然埋伏着一個「六扇門」家族。參照《大家的民俗學》講到的方法來思考,不論是書中的「七大怪」,還是我母校的那些「捕頭」,都可視為校友共享的「習俗」,它們被一代代學子傳承,在這個過程中被添油加醋地反覆創造,最終變成共同體的文化密碼。

  還有一類習俗是屬於行業的。比如,書中講到的日本「消防烏冬麵」,這是消防隊員們在消防署內製作的方便食物。據作者調查,每個消防署都有烏冬麵,消防隊員們在烹飪上下了很多功夫。當然不僅是麵,還有「電飯煲關東煮」「炸雞套餐」等各色「消防飯」,各地的消防員都對自家的「消防飯」有着深深的眷戀,當地的媒體也會時常加以報道。作者指出,這些「俗食」不但對外有凝聚的功能,還發揮着把消防署和外部社會聯結起來的作用。「習俗中顯露着傳承人的個性,傳承人可以通過習俗,把自身獨具特色的世界傳遞給外部的人們。如此,習俗發揮着聯結人與人、內部與外部的中介作用。」書中還介紹了卡車司機、鐵路員工、OL等群體內的特有習俗,進而提醒到:當我們作為消費者時,往往只關注物品和服務,而忽略在生產銷售過程中鮮活的人,了解他們的「習俗」,可以增進我們對工作人員的理解,因為這些「習俗」中隱藏着他們的真實想法。

  在煙火日常體會生活之趣

  本書的內容雖然多基於日本經驗,但現代社會具有極大的共性,在都市日常生活方面,尤其如此。書中介紹的「優惠早餐」就是一例。在日本各地商圈的咖啡店,大都會以優惠的價格推出各種早餐組合。很多人也習慣於在咖啡店而非家中解決早餐,有些居民還把雙休日一家人吃優惠早餐當成了一種休假模式。作者發現,日本之外的亞洲各地都有在外用早餐的習俗,比如,流行於中國香港、廣東等地的「早茶」,越南人在路邊早餐舖吃的米粉。柬埔寨、曼谷、新加坡等地也有類似現象,只是吃食各有不同。其實,作者對中國大陸的資料收集還不夠豐富,以我親身經歷,類似的情況至少還有湘西街頭隨處可見的米粉店,以及陝西耀縣人早上必吃的「鹹湯麵」。不過,作者對於在外吃早餐這一習俗的原因分析是簡明而有說服力,即節省時間和信息溝通,而提供早餐優惠服務的場所,構成了「習俗性公共圈」。我們每一個人,除了正規的職場等環境外,無不生活在這些習俗營造的文化之中。

  書中還提到了「能量石」這一具有全球普遍性的現象。「能量石」類似於傳統的護身符,但更個性化。本書作者的學生們的「能量之源」就是五花八門的,「大到神社、墓地、池塘、校園、水渠,小到佛龕前、擺放在日式房間的茶壺前、洗衣機前等」。這讓我想到了如今火爆全網的雍和宮等處的「開光手串」。書裏還介紹了各種千奇百怪的祭祀祈禱活動,比如,新冠疫情期間,一個叫作Amabie的妖怪在日本走紅。據說,Amabie居住在大海裏,在疫病流行時可保人平安,其形象最早見於1864年的一種小報。疫情中,不但在日本出現了以它為內容的圖章、卡片等「文創」,這股創作熱潮還擴展到了海外。讀到此處,很多人或許會會心一笑,因為在我們身陷疫情的日子裏,朋友圈裏也流傳着中國本土神祇的圖像。

  民俗學在中國是一門舶來的學問,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逐漸興起。「中國民俗學之父」鍾敬文先生主編的《民俗學概論》認為,民俗是人民大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在中國民俗學的發展歷程中,對大眾的關注、對生活的體察,始終處於學術話語的「硬核」位置。其實,這也是《大家的民俗學》一書的學術追求。島村恭則格外強調民俗學「接地氣」的特色,在他看來,「家庭內部約定俗成的習慣、各種校園怪談、咖啡店內的優惠早餐、動漫作品中的角色形象等都可以成為現代民俗學的研究對象」,也因為如此,他認為民俗學不應囿於學院派,普通人同樣可以成為民俗學研究的一員。此言不虛。讀一讀《大家的民俗學》,我們既能找到生活中有趣的一面,也會對生活作出許多有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