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老茶館:文獻故紙中的天府生活美學 一城居民半茶客安閒慢享舊時光
「開水來囉,蓋碗茶喝起,龍門陣擺起,二位客伙!」在位於千年古碼頭——成都黃龍溪古鎮的復興老茶館裏,當頭戴黑色禮帽、身穿藍色長袍的幺師(註:四川方言,即茶館中為客人摻茶服務的夥計)手提銅壺,一邊吆喝一邊為客人添水。在這裏,時光彷彿放慢了腳步,延續了百年來的生活美學。
在國家檔案局公布的第五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裏,由成都市檔案館選送的「成都老茶館檔案文獻」入選。經過申請,香港文匯報記者得以進入檔案館查閱部分文獻檔案電子版。這些泛黃的檔案文獻與現存的各家老茶館中,驗證了這座城市曾流傳的「一城居民半茶客」的民諺。在故紙中,品讀「成都是個大茶館,茶館是個小成都」的美好舊時光。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向芸 成都報道
「成都老茶館檔案文獻」是由政府管理規章和公文、茶舖租賃條約和營業執照、警察署名冊、同業公會等級冊等大量與茶館有關的檔案文獻組成,涉及內容相當龐雜廣泛。成都市檔案館工作人員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成都老茶館檔案文獻」時間跨度從1903年到1961年,主要內容涵蓋茶館與城市、茶館與社會、茶館與文化、茶館與公共生活等多個方面,具有濃郁的成都地域文化特色。這些檔案文獻系統反映了成都老茶館在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的經營狀況、世間百態、社會政治等,是研究成都城市微觀歷史、民國時期社會民生的珍貴歷史資料。
事實上,「茶館」並不是當時飲茶之處的慣用名稱。從成都市公安局警察第一至第五署造報茶社家數表上可以見到,社主們常在「陸盧、漱泉、啜茗、琴鶴、暢懷、津延、禪韻」等與茶人、茶事關聯的雅詞後,冠以茶社、茶舖、茶園、茶樓等名稱,也有直接取名為「翠濤軒、談天閣、清泉居、一掬春」等名字的,令人心生嚮往。
平均一條街巷就有一家茶館
除名稱外,「成都老茶館檔案文獻」還展現了成都老茶館數量多、茶客人數多、茶館功能多的特點。以老茶館數量為例,清末成都人傅崇炬所著的,記錄當時成都社會萬象的《成都通覽》記載,1909年成都有茶館454家,有街巷516條;而從成都市檔案館所存的《成都省會警察局檔案》累計可知,1909年成都茶館為518家。這意味着平均一條街巷就有一家茶館,可見成都老茶館數量之多。
儘管檔案文獻中並未有確切記載成都老茶館每天接待茶客的數據,成都博物館的成都歷史文化陳列(民俗篇)展板顯示,1931年8月成都的飲茶顧主超過了20萬人,而1933年成都人口總數約為44萬人,真可謂是「一城居民半茶客」。
從成都市檔案館所存的一份民國十八年五月二十九日呈報的公函中,亦可很直觀地窺見成都老茶館的火爆程度和茶客之多:「查得市區各街茶社近日每多早晚因顧客擁擠竟將茶桌椅櫈擺設人行道上……實屬妨礙交通現值整頓之際理應取締……」。
是社交場所也是謀生地點
很多檔案文獻都顯示,在成都,老茶館不僅僅是喝茶解渴之地。它們既為三教九流提供了生活社交、娛樂休閒、調解糾紛、信息交流、行業聚會的場所,也給堂倌、戲班、說書藝人、理髮匠、挖耳師傅、小販等提供了持久的生計。如成都各行各業大小商人聚會,大多選在距離同業公會或企業較近的固定茶館。他們在此交換生意、政策、新聞等信息,許多行業買賣也在交通便利、商業密集或專業市場附近的茶館裏成交。
老茶館曾將川劇推向鼎盛
據記載,茶館還是成都民間演出的重要場所。在專業戲園出現前,流動的戲班子、雜耍藝人、曲藝藝人等常在租金便宜、分布甚廣的茶館裏演出。隨着看戲的觀眾日益增多,一些大茶館開始把經營重點放在川劇上,如最早的戲園「可園」就是從茶館中誕生。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民國三十年十二月四川省會警察局頒發給悅來茶園的營業執照上看到,該茶園的營業種類即為「川劇」。作為川劇界的「戲窩子」,悅來茶園始建於1908年,當時由八大川戲班子聯合成立的「三慶會」在此掛牌售票演出,並將川劇藝術推向了鼎盛。
在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巴蜀文化研究學者譚繼和看來,四川是茶館文化的發源地。唐德宗建中年間由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在成都發明的「蓋碗茶」,使聚會喝茶更為方便自由,茶館也就在寺、觀茶寮的基礎上應運而生。「茶館既是川人『安樂可娛』的休閒生活方式,也是『詩意』與『隨意』相結合的生活美學的體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