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港式唐樓 感受復古情懷

■「雷生春」已被活化成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雷生春」已被活化成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和昌大押改建成意式餐廳。
■和昌大押改建成意式餐廳。

■藍屋推動「留屋留人」保育理念。
■藍屋推動「留屋留人」保育理念。

■香港電影《歲月神偷》在永利街取景。
■香港電影《歲月神偷》在永利街取景。

■上海街有一排非常具歷史氣息的唐樓。
■上海街有一排非常具歷史氣息的唐樓。

■太子道西共16幢戰前唐樓成為文藝花墟。
■太子道西共16幢戰前唐樓成為文藝花墟。

  古物諮詢委員會在2022年3月通過將中環些利街清真寺、旺角「雷生春」及香港大會堂列為法定古蹟,至於位處灣仔的和昌大押亦被評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唐樓,是一種在19世紀後期至五六十年代之間,由華人建造及居住的矮樓房,沒有電梯、地下曾經用作家庭式商舖,樓上為住宅,結合中西建築特色,此種建築風格於19世紀在香港甚為常見,並流行於東南亞及粵港澳。隨着社會發展,新式樓宇取而代之,歷史悠久的唐樓成為罕見的城市景觀,本文整理出港九富強烈風格的唐樓,值得大家好好細味。

  雷生春:一級歷史建築

  香港首幢法定古蹟的唐樓「雷生春」建於三十年代,位於太子荔枝角道119號,被本港列入為一級歷史建築。「雷生春」樓高四層,本是富商雷亮的大宅,上層是居所,地面是藥店。「雷生春」得名來自家族一副對聯。這棟唐樓建築風格極富特色,設有騎樓,即露台部分由八支柱子支撐,而柱子佇立於樓房前,形成迥廊(沒有這些柱子的則只稱作露台)。正立面屬弧形設計,非常具線條美。七十年代,隨着雷氏子孫相繼遷出大宅,一直空置。2000年,被古諮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雷氏後人把建築物捐予香港政府。目前「雷生春」已被活化成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和昌大押:摩登飲食場所

  位於灣仔莊士敦道60-66號、電車道旁的和昌大押,由四層高窄長形的樓宇連成一排,面向莊士敦道,是現時少數留存的四幢相連陽台長廊式樓宇,坐落於1887年前填海所得的土地上,面積約為450至700平方呎。建築物以木為基本結構,牆由磚砌成,地板由木鋪成,設有窗遮擋的露台,是當時盛行的商業樓宇,樓底高,設有採光井,通往陽台處裝有法式大窗,面向莊士敦道處設有陽台長廊。建築物已有逾百年歷史。活化工程在2008年完成,現改建成摩登意大利餐廳Crust Italian,設有全日無休的甜點和咖啡店、餐廳和意大利街頭食品外賣櫃枱,全天候供應正宗意大利南部美食,餐廳裝修感覺優雅卻不失輕鬆,令人猶如置身意大利南部。

  藍屋:留屋留人

  建於20年代的灣仔藍屋,位於石水渠街72A號,本為「華陀廟」,五十年代成為黃飛鴻徒弟林世榮姪子林祖的武館,六十年代則是林祖兒子林鎮顯的醫館。跟很多具價值的歷史建築一樣,72A 號地舖被活化成「香港故事館」,與別不同的是藍屋推動「留屋留人」的保育理念,容許舊住客搬回來,並引入新住戶,令活化後的舊建築不止是陳列品。藍屋附近是黃屋、橙屋及綠屋,同樣是具特色的唐樓建築。

  永利街:電影改變命運

  一套電影竟能改寫一條街道的命運。建於五十年代戰後的永利街唐樓群本來是推土機下的犧牲品。2010年上映的港產電影《歲月神偷》,以六十年代的香港為背景,描述一家人胼手胝足艱苦而美好的時光。電影取景永利街,街道上的唐樓及氛圍把舊年月還原過來,感動了不少影迷,亦引起社會對清拆永利街的關注,最終令永利街從清拆計劃中被剔走,改以非重建方式存活下來。

  上海街:文青蒲點

  旺角上海街600-626號有一排非常具歷史氣息的唐樓,四幢為戰後住宅樓房,十幢為戰前商業樓宇。唐樓群有13條麻石柱,昔日的浮雕書法依然可見。唐樓群的騎樓底下昔日藏着形形色色的商店,包括米舖、雜貨、中藥、佛像店等。今日,同樣看到林林總總的商店。因為這14幢唐樓已被活化成文創空間,個性文創小店陸續進駐。當然,氛圍跟昔日的庶民氣息已有極大分別。

  太子道西唐樓群 :園藝勝地

  逛旺角花墟,別忘記與之為鄰的太子道西190-220號有16幢戰前唐樓。一間比利時建築公司在三十年代初以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建造這樓群。樓底高,陽台寬敞並設有室內廁所,質素比一般唐樓好,有「摩登」住宅的美譽。現時唐樓群已被活化,有着檐廊和竹形欄杆等裝飾。地舖進駐了多家園藝店,琳琅滿目的花卉植物令整條街道洋溢愉悅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