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記促發牌淘汰棺材式劏房
窗台建「樹窿」屈身出入 不足百呎月租數千
劏房租管條例生效至今約一年,民建聯昨日發布的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報告顯示,劏房數量有增無減,政府對該條例的執法行動寥寥可數,劏房愈劏愈細、衞生環境愈來愈惡劣,更有一家三口住在一個恍如在窗台加建的「樹窿」劏房,目測該劏房不足一百平方呎,空間只夠三人躺身,出入要屈身,直立也會頂頭,月租卻動輒數千元。民建聯促請特區政府盡快制定劏房發牌制度,淘汰劣質的劏房,長遠要制定取締劏房的時間表及路線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
香港地想要「有瓦遮頭」有幾難?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近日與團隊到九龍城區巡察劏房情況,發現不少舊式單位被業主改建為獨立廚廁的細小單位,成為「一室多戶」的情況,其間他們見識大量「棺材房」「倉庫房」等劣質劏房。隨行的民建聯九龍城支部主席、九龍城區議會副主席吳寶強最吃驚的是一戶人住在「樹窿」劏房,該劏房恍如窗台上間成的小空間,懸在客廳旁,猶如一個「樹窿」。
吳寶強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這個空間原本是一個狹窄的儲物閣樓,不足百呎小天地卻是一家三口之家,出入都要屈身,而「客廳」也不是客廳,是另一個租客蝸居的地方。「樹窿」劏房戶向吳寶強表示,對於這些惡劣環境已經習慣,住戶說:「沒有錢,不想習慣也要習慣。」
單位一劏五 木門鬆脫業主拒修理
另一劏房戶葉先生一家三口住在九龍城區超過70年樓齡的唐樓劏房,他們住頂樓,大部分牆身泥土鬆脫,他向香港文匯報形容住所環境「髒、亂、貴」。
葉先生稱,如果遇到落雨天時,冷氣機位會出現雨水回湧,天花牆身亦有發霉及有漏水痕跡,「一間單位被一劏五,一家人住在一百呎環境,之前木門出現鬆脫,業主嫌維修太貴拒絕修理,我自己找人維修。」
葉先生表示,狹窄的生活環境使人精神緊張,他和女兒經常因小事發生口角。為讓出空間予女兒,葉先生日間大部分時間都在商場或者公園遊蕩消磨時間。他無奈稱:「我已經70歲,又已退休,經濟支柱由做飲食業的太太負責。」
他們一家輪候公屋至今7年半,對於政府推出「簡約公屋」,他表示「簡約公屋」有租住年期,「不想搬來搬去,只求早日上樓。」
民建聯「告別劏房行動」召集人、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表示,劏房租管條例生效至今約一年,但政府統計處今年1月發表的「居於分間樓宇單位人士」主題性報告顯示,香港劏房數量由2016年的92,656個,上升至2021年的108,202個。
全港整體劏房數量上升,其中油尖旺區和深水埗區的增幅最大。民建聯參考統計處的劏房住戶數據後,分析了多個當前租管問題,當中包括業主或房東沒有提供書面租約、不制定新租約、不按法定要求向差餉物業估價署提供租賃通知書、濫收水電費及不向租戶出示水電費繳費單副本、濫收其他費用等。
兩萬惡劣劏房 僅3%被發清拆令
鄭泳舜表示,根據屋宇署去年12月提供的數據,對於嚴重惡劣的劏房單位共發出475張清拆令。民建聯以全港11萬劏房單位計算,目測有兩萬個單位是惡劣的劏房,但是只有不足3%被發出清拆令,已糾正的單位數目也只有315個單位。而根據《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最新的數字是1,098宗個案,他認為現時劏房的問題是濫收水電費,違例罰則太輕。
黃大仙社區主任潘卓斌表示,黃大仙新蒲崗工業區及工廠大廈有不少劏房存在,區內有唐樓改裝成劏房出租,部分樓齡更高達50年以上,生活環境惡劣,安全方面令人擔心,期望政府推動發牌制度,取締劣質劏房,改善區內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