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青春日誌

  龐愛蘭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健康城市聯盟(香港)副主席

  喜歡看音樂劇的我,在紐約看過《歌劇魅影》和《貓》等,在疫情這三年間當然沒有機會欣賞,故當好友邀請看陳恩碩(Tom)導演的音樂劇《我們的青春日誌》,我便一口答應。此劇非常精彩感人,內容講述父母與子女在理想與現實似乎只能「二選一」,雙方要作出艱難抉擇。父母會不斷提醒子女專注學業,忽略他們的真正興趣;子女在實踐夢想時,則忽略了夢想以外的事物,讓人感覺做事一意孤行。究竟如何能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點,尋找自我呢?演員們用心投入角色,令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都會搵到自己的感動位和作出反思,現時已經演出了超過150場。

  當我知道導演只得24歲,而且經驗豐富,好奇心驅使我想了解他更多,包括其目標抱負。原來Tom是資優生,智商達141,16歲時已成立自己的劇團《爆炸戲棚》,首部作品是《油脂》,第二部執導的是《萬花嬉春》,是全球首部美高梅授權粵語版。他除了包辦導演、翻譯、改編、填詞等職務外,還會處理幕後大小事務等。因為首部作品反應不俗,獲得演藝人高志森賞識和邀請,合作製作《萬花嬉春》,由高志森的春天實驗劇團主辦,負責監製和宣傳等工作;實際運作和支出,則由Tom的劇團負責,自負盈虧。

  為何他想組劇團?因他希望盡社會責任,通過售賣慈善戲票,讓基層也有機會欣賞話劇,也想賞試新劇種,通過戲劇帶出不同訊息,如他執導的《包青天外傳》,故事講述包青天與外星人交叉時空,帶出年輕人為何失卻心中那團火。Tom認為最好如外國的長壽音樂劇,長做長有,吸引遊客來欣賞。筆者非常欣賞他的長遠目標,在香港製作一個每天都上演的長壽音樂劇,將看音樂劇變成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提升香港的整體藝術氛圍,說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