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廊:春節憶舊話拜年

  戴永夏

  拜年又叫賀年、賀歲、叩節等,是農曆新正頭的一項傳統習俗活動,也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重要方式。它的起源,可追溯到遠古時期。傳說當時有一種叫「年」的怪獸,異常兇猛。每逢臘月三十晚上,牠便出來吃人。人們為防止被「年」吃掉,便把肉食放在門外,再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裏守歲。直到大年初一早上,人們開門見了面,得知對方未被「年」吃掉,便相互作揖拜賀,慶祝平安無事,從此便出現了拜年的習俗。

  有文字記載的拜年習俗,始於秦漢。東漢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記載:「正月之朔,是謂正旦……官府僚屬亦往來拜賀。」至宋代,此風更為普遍。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裏說:「正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互相慶賀。」至明清,拜年之風更加興盛。明人陸容在《菽園雜記》中說:「享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民,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一直到近現代,拜年仍是春節的一項重要內容。

  拜年有多種。其一就是本家族內拜年。通常是小輩先在家中拜長輩。過去小輩給長輩拜年,必須磕頭,磕頭時要高呼被拜人的稱呼:「爺爺,給你磕頭啦!」「娘,給你磕頭!」 ……磕頭還必須一個一個磕,不能同時給兩位或多位長者磕頭。磕完頭,長輩會把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平輩之間拜年,只拱手作揖,說些祝福吉利的話就行。在家中拜過後,再出門給本族的其他長輩拜年。

  其二是給本家族外和鄰居家的長輩拜年。在農村,通常是本族的晚輩在本族拜過後,便聚在一起,成群結隊,走街串戶的去給本家族以外的長輩拜年。拜年大軍每到一戶,就一批或分成幾批,在堂前一字兒排開,同時給長者磕頭。而受拜的長者也常以糖果、瓜子等招待。此時的村莊裏,大街小巷,拜年的隊伍川流不息,祝福聲此起彼伏,整個村莊都籠罩在一片歡聲笑語之中,煞是熱鬧。

  其三是給親戚拜年。除了家族、鄰里間拜年,還要給親戚家拜年。給親戚家拜年一般是過了初一,通常有一個時間順序,即「初二姥娘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但全國各地走親戚的時間也不盡一致。如山東各地是在初二、初三給丈人家拜年,而濟南是在初二。給親戚拜年在鄉間尤為重視。每到這一天,鄉間道路上,夫妻雙雙,攜兒帶女,大包小籃,花花綠綠,車載馬馱,絡繹不絕。給親戚拜年一般要帶禮物。未婚或新婚的女婿去岳丈家,禮物特別豐厚。如山東沂蒙山區一般是一刀肉(6斤或8斤),兩條白鱗魚,還有酒、煙、糕點、饅頭、粉皮等。岳丈也把新女婿當做貴客,設盛宴招待,吃飯時還請有名望的長者作陪。女婿走時,還要送他「押子錢」和大饃饃等回禮。

  其四是送拜年帖和設門簿、代僮等拜年。過去一些相交不深、不常往來的人相互拜年,有時本人並不登門,而是送拜年帖。許多大戶人家常派僕人持紅單名刺(相當於現代的名片),到別人府上投送,受拜者也如此答拜。還有些人不想親自接待,也不派僮僕在門口接待,便在門口設「門簿」和「代僮」收帖。所謂「門簿」,指放在門口專供來拜者登記的簿冊。拜賀者上門,不必見到主人,只在這登記簿上寫下「某某拜賀」之類的話,就算拜過年了。所謂「代僮」,就是黏在門上的紅紙袋,類似臨時信箱,專門接受人們投來的拜年帖。因為它代替了僮僕,所以稱作「代僮」。拜賀者只要把拜年帖投進「代僮」裏,也就完成了拜年任務。

  另外還有一種拜年形式,就是團拜。所謂團拜,顧名思義,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互相拜賀。此俗大約始於清代。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至民國,地方政府機關也進行團拜。《大名縣志》(民國二十三年)載:「自改行陽曆以來,城內每逢年節,縣暑知會各機關人員及士紳,屆時於指定地點行團拜禮,較之詣門互拜,頗稱簡便。」現在,一些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部門,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也常舉行團拜活動。大家歡聚一堂,在相互祝賀的同時,也交流了思想,聯絡了感情,增強了團結,這對提高群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都很有益。

  拜年的時間,一般從正月初一早上開始。何時結束,沒有明確規定,一般在正月以內都可以拜年。正月初十以後拜年,叫「拜燈節」;晚上出去拜年,叫「拜夜節」;如果因故未能循例及時拜年,日後補拜的,謂之「拜晚年」。清人還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謔語,那只能算是特例了。當下,隨着方便、快捷的電話拜年、電信拜年等新的形式出現,傳統的拜年方式已受到很大挑戰。但由於傳統拜年的真實性、親和性和實用性都難以替代,它對增強年味、活躍節日氣氛的貢獻也非其他拜年形式所能比,因此作為年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仍然很受人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