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散為器/春晚綵排\馮愛枝

  自一九八三年正式開辦以來,央視春晚已經成為全球華人除夕夜的一道文化大餐。日前,二○二三年兔年春晚組織了首次綵排,多位明星現身綵排現場。受央視邀請,我參加了此前兩屆春晚綵排觀摩,對這項「國家項目」有一些現場直接的認識。

  在北京,中央電視台有兩個主要辦公區,一個是比鄰國貿的總部大樓,造型別致,另一個是位於海淀復興路的老辦公區。據央視的同行介紹,央視大部分頻道和節目都已搬至總部大樓製作,不過最重磅的每天的《新聞聯播》和年度春晚都還在復興路辦公區完成。進入春晚綵排現場,每個人都要經過兩次安檢,而防止洩露現場畫面,手機、相機等設備要放在一號演播廳的儲存櫃。

  為精益求精,每年春晚在正式亮相前都要進行十來次綵排,每次綵排都從頭到尾認認真真,觀眾反應好的地方保留,沒抖響的笑點要進行總結。每次綵排現場最後一排的監視器前,都有央視主要領導仔細關注着每一幀的鏡頭呈現,手裏拿着筆記本,時時記錄每個需要改進的地方。春晚要求相當嚴苛,至最後一遍綵排時,最初的內容可能已經大變樣,一些綵排參演的明星也可能因為節目效果不好而消失在春晚正式名單。

  每年的春晚總導演人選都至關重要。兔年春晚總導演于蕾是北京冬奧會文學總撰稿,她也是二○二二年春晚的副總導演。于蕾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刻認識,她接受《大公報》專訪時透露,獨特的二十四節氣開幕式倒計時成為北京冬奧最寶貴的創意,當她將最終定稿的二十四句詩詞古語交給張藝謀時,得到了「從不直接表揚人」的張藝謀的現場肯定。于蕾也大膽求新,冬奧閉幕式緬懷環節的「折柳寄情」創意方案即由她提出,最初提出時主創團隊曾擔憂,這種背景知識過於豐厚的文化表達會否不容易解釋。

  二○二三年春晚迎來開播四十周年,料如十年前一樣,今年也會專門安排致敬環節。既要致敬,又要釋放信息將銳意求「新」,于蕾執導的二○二三年春晚將如何為觀眾奉獻一台豐富多彩的「歡樂年夜飯」,除夕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