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時掉眼淚 恐患溢淚症
致病或非單一成因 塞鼻淚管淚囊炎或需開刀
沒哭也沒切洋葱,卻終日莫名淚眼盈眶,甚至不時掉下眼淚,小心可能患上溢淚症。此眼疾由於眼眶積存過量淚水,可導致視覺朦朧,妨礙活動及駕駛安全,除損害儀容外,更對生活質素造成影響。由於其致病成因眾多,須找出背後成因才可對症下藥,減低造成眼睛永久受損的感染風險。今次邀請了香港港安醫院─荃灣眼科顧問醫生黃國棟為大家解構溢淚症。
黃國棟指,臨床上,溢淚症常見成因,可從淚水分泌過多、淚水排出受阻,及患上乾眼症這三大範疇說起。
當眼睛受致敏原或其他外物刺激、受傷、睫毛倒生、眼部炎症、眼瞼內翻、藥物影響等,均可刺激淚水大量分泌,並會因來不及引流,而造成溢淚的症狀。至於當淚小管、鼻淚管遭阻塞或收窄;或因眼瞼眼皮外翻、眼皮鬆弛或受傷而造成淚小管或淚小孔移位,或患鼻瘜肉、面癱等,則會導致淚水排出受阻,並因此而引發溢淚症。
此外,不少乾眼症患者之所以兼有溢淚的症狀,是由於當眼晴因淚水不足而乾涸時,身體會自動分泌出更多淚水來維持眼睛濕潤,即是出現「反射性眼淚分泌」的情況,以致不停流淚。
要診斷溢淚症,醫生會問診,檢查眼睛,如發現是因致敏反應或眼睛發炎所引起,只要接受相關治療,溢淚的症狀亦可隨之改善。然而,當求診者淚流不止,更伴隨黏稠分泌物、單一或雙眼的眼角或眼角與鼻樑之間,出現紅腫熱痛,甚至有視線模糊,則有可能是患上鼻淚管阻塞或兼有急性淚囊炎,繼而導致溢淚症。
急性淚囊炎除了會讓紅腫熱痛延致鼻根周圍及面頰,嚴重時膿腫更會導致面部皮膚撕裂而形成瘻管,甚至有併發眼腔蜂窩組織炎的風險,如不及時治理可致複視、視力大受損。因此須即時醫治,包括滴抗生素眼藥水、服用口服抗生素,有需要可用小探針把淚囊放膿。當治理好淚囊炎症,醫生會利用淚道探通檢查,以診斷出鼻淚管阻塞。
同時患鼻淚管阻塞兼淚囊發炎,並因此而有溢淚症的患者,普遍均適合進行淚囊鼻腔脗合術(又稱淚囊鼻腔接合術),即俗稱通淚管。手術主要是在鼻黏膜做一個新造口,使淚水可再次引流暢通,經這造口流回到鼻腔。此手術已有微創內窺鏡選擇,一般成功率可達九成以上。
先天阻塞 九成可靠按摩淚囊開啟
有一點值得留意的是,因鼻淚管阻塞引致溢淚症的患者,除多為長者或絕經後女性外,亦有一些六個月大至一歲前的嬰幼兒個案,主要是單一眼睛或一對眼睛患了先天性鼻淚管阻塞,鼻淚管末端通向鼻腔的管口還未打開,導致淚水及眼垢不能排走,並堆積在眼睛四周,惟只要求醫時確認沒受感染,可通過鼻淚囊按摩,逾九成在一歲前可自動開啟,繼而緩解了溢淚症狀。而少數鼻淚管仍未打開的幼兒患者,仍可按身體情況接受鼻淚管探針貫穿術,或配合鼻淚管氣球擴張術,以打通及擴大鼻淚管。
不過,對於乾眼症患者因眼睛太乾而造成假性溢淚的情況,由於治本是先要改善眼睛乾澀,故有需要時,反而會通過堵塞或封閉淚道開口的手術來減少淚水流失。可幸大多乾眼症屬輕微者,可利用非手術方法處理眼乾問題,包括:使用人工淚液替代過度揮發的天然淚水;或佩戴鞏膜鏡這種特製隱形眼鏡,去覆蓋眼角膜及四周,藉此幫助淚水留於眼表,令乾涸的角膜重拾濕潤。
另一方面,乾眼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應避免一些加劇眼乾的情況,例如眼睛直接被風吹、長時間對着電腦、手機或戴隱形眼鏡等。如果因為免疫系統疾病而併發乾眼症,建議諮詢醫生可否從藥物治療方面調配,以幫助減少淚液過快被揮發。另建議多飲水補充身體水分、多吃含豐富奧米加3、維他命A、C、E的食物幫助護眼。
溢淚症並非純粹源於單一成因,而且可以是多個疾患的病徵,因此如有懷疑,須及早求醫斷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