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史鑑今】昔通脹釀搶米潮 海員罷工爭權益
香港海員工會原定於今年2月中舉行香港海員大罷工勝利100周年研討會,這正好是一個世紀前大罷工達至高峰的時刻,誠為美事,惟遇上第五波疫情爆發,終延至7月中舉行。筆者有幸跟劉智鵬教授、劉蜀永教授和邱逸博士三位師友同場演講,共同為海員大罷工的歷史和當代意義分享一得之見。
為什麼我們今天還要回顧香港海員大罷工的歷史呢?它有什麼當代意義?100年前的香港以至亞洲,正好面對今日困擾世界的問題︰通脹。自美國於2008年以量化寬鬆政策(QE)挽救經濟後,資產價格急漲,最近的俄烏衝突更導致全球通脹問題惡化。今年6月,美國通脹率按年上升9.1%,創逾40年新高,美國聯儲局繼續以加息來壓制通脹。同月,香港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微升至1.8%,而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則按年升2.5%,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這得力於國家的強大及穩定的社會環境。不過,此情此景在100年前卻難以企及。
香港政府最早在1965年首次公布CPI,所以了解1922年香港的通脹情況,對了解海員大罷工前夕的香港民生狀況資料就十分重要。
日做14句鐘 收入微薄糊口難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時,正值日本稻米失收,加上越南、緬甸等西方殖民地禁止大米出口,以供歐洲列強所需,導致國際米價飛漲,而依靠東南亞大米進口的香港,最終在1919年爆發搶米風潮。至1921年初,港幣對外匯率貶值50%,進一步令香港的通脹問題惡化。當時,在港華人海員需要每天工作12小時至14小時,月薪只有約港幣二三十元,其中伙食費和住屋租金各佔十多元,可說是「手停口停」。
面對嚴重的通脹問題,1921年9月,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向輪船公司提出加薪的要求︰10元以下加50%,10元至20元加40%,20元至30元則加30%,30元至40元加20%,40元以上加10%,但有關要求竟連續三次遭到船公司拒絕。面對資方拒絕加薪,華人海員於1922年發動海員大罷工,令香港海運癱瘓,並得到其他行業的工人支持,最終迫使船東同意加薪15%至30%。
雖然海員大罷工最終取得勝利,但交涉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下一期將會介紹罷工行動領導者蘇兆徵的角色,並分析這次群眾運動為何能得到最後勝利。香港海員大罷工100周年的當代意義(上) ◆ 蔡思行 香港地方志中心執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