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服務/內地首家「港式醫療中心」落戶廣州

  圖:30日,港澳居民(廣州)健康服務中心揭牌儀式在廣州開發區醫院舉行。\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圖:30日,港澳居民(廣州)健康服務中心揭牌儀式在廣州開發區醫院舉行。\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在廣州的港人,如今就醫可率先享受香港醫生+內地醫生「金牌組合」問診和熟悉的港式醫療服務。30日,由廣州開發區醫院與聯合醫務聯手打造的港澳居民(廣州)健康服務中心舉行揭牌儀式,內地首家港澳居民健康服務中心宣告啟用。「港澳居民一進來,會先安排全科醫生做首診,根據需要再安排到廣州開發區醫院的專科醫生就診或住院。」聯合醫務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李家聰表示,未來還將與廣州開發區醫院共建「港藥服務中心」,將香港藥物引入內地,為患者提供港醫港藥一體化的一站式就醫新體驗。\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黃寶儀廣州報道

  該中心設在廣州開發區醫院西區院區門診一樓。記者看到,服務中心設計布局參照香港診療標準,配備五間醫生及護士診室。啟用後將由五位以上金牌醫生、三位金牌護士定點坐診服務,還特邀多名粵港兩地醫療專家多點執業,配備多名醫護。

  提供線上線下服務

  李家聰介紹,中心將以「全科+專科」協作為基礎,通過香港醫生和金牌家庭醫生的線下服務,以及聯合醫務國際互聯網醫院的線上服務,實現粵港醫生協作診療。

  在穗養老的香港長者、今年72歲的黃伯成為了中心的第一位體驗者。患有糖尿病的黃伯這天一早就抵達中心。進門後,首先到前台和護士進行登記,填寫一份紙質版的健康檢查問卷。隨後他由護士帶領到醫生診室進行就診。就診期間,診室的門關上,亮着紅色指示燈,旁邊一塊顯示牌寫着「醫患溝通中,請勿打擾」。檢查和問診環節持續了將近一個小時,整個過程都非常重視隱私保護。

  從診室出來後,黃伯告訴記者:「這裏醫生檢查得非常細緻,而且醫生講的也是粵語,對於香港的藥物和醫療體系很熟悉,溝通起來毫無障礙。醫生有問必答,很有耐心。」他說,比起香港醫管局旗下的公立醫院,這裏的服務中心就診過程中更加細緻,沒那麼匆忙。

  「內地和香港的醫療模式以及支付方式存在一些差異,我有好幾種藥要經歷好幾個禮拜才能從香港寄到我的手上,疫情期間兩地通關限制更是麻煩。」黃伯告訴記者,現在有了港澳居民服務中心,除了可以體驗到熟悉的香港醫療服務模式,還很期待未來中心可以開具港藥寄送到家。

  55萬港人廣東生活

  據統計,目前約有55萬名港人在廣州、東莞、中山、深圳等廣東城市生活。「港人都很習慣在自己家樓下就有一個熟悉的診所或者長期相熟的醫生,可以隨時看診。內地的大醫院很少有一個很穩定的醫生跟進每一個病人。所以我們和廣州開發區醫院合作,突破這個就醫難題。」李家聰表示,港人一進入服務中心,即時有專人來陪伴港人走完整個醫院的服務流程。該服務中心另一大特點則是保險支付體系齊全。「如果購買了香港相應的商業健康保險,是可以在醫院直接結算報銷,不用再另外掏錢。」他表示,聯合醫務還將努力引入更多國際保險等支付體系,實現跨境雙向轉診,將粵港醫療協作不斷擴大和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