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風降雨變化莫測 南亞旱澇夾擊

【大公報訊】據《衛報》報道:巴基斯坦今年提前到來的夏季季風是本次洪災的主因之一,該國氣候變化部長雷曼表示,巴基斯坦從未出現過如今這種強度的季風降雨,連續八周不間斷的洪流淹沒大片土地。雷曼說:「怪物季風正在全國肆虐。」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巴基斯坦的季風如同「打了興奮劑」。
季風是周期性的風,這種現象在亞洲最為典型,其中巴基斯坦屬南亞季風區。受地形等因素影響,南亞季風區的夏季季風強烈,伴有大量對流活動,該區域年降雨量的80%左右都是在季風期產生。不過,季風降雨的確切時間和地點並不規律且難以預測。巴基斯坦今年6月中旬提前進入季風季節,全境降雨量達到平均水平的5倍,而鄰近的印度東部和東北部7月的降雨量卻達到122年以來的最低。
科學界認為全球變暖是本輪全球洪災的元兇。一方面,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2021年的研究顯示,全球變暖使南亞季風變得更加強烈和不穩定;另一方面,溫暖的空氣中含有更多水分,這意味着暴風雨期間會下更多雨。除巴基斯坦外,美國、韓國、柬埔寨等地近期均出現洪災。
氣象學家鄧肯表示,拉尼娜現象也加劇了巴基斯坦的洪災。鄧肯說:「拉尼娜現像在某些指標上表現得非常強烈,在我看來是加強季風降雨的重要因素。」拉尼娜指的是東太平洋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從全球範圍來看,拉尼娜會造成降水偏多,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容易出現洪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