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解碼2/「綠地」審批真的不能簡?
「綠地」改劃用途需時三年,審批流程不能簡化?政府曾估算發展1%「綠化地帶」,可以提供近10萬個單位。過去兩階段「綠化地帶」檢視,政府物色到的77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用地,近半38幅完成改劃,助不少市民完成「上車夢」,但當中亦有部分改劃建議,因在城規會遇到大量反對意見,甚或遭司法覆核,發展一再拖延,甚或被迫叫停。
有專家認為,改劃綠化地是短中期有效增加建屋用地的方法,但成功案例動輒耗時十年,政府應簡化改劃土地程序,加快建屋用地供應。\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文)林良堅(圖)
本港現時約四分之三土地未開發,其中160平方公里被規劃為「綠化地帶」。面對建屋用地短缺,政府近年透過土地用途檢討,包括「綠化地帶」用地檢討,物色具短中期房屋發展潛力用地。發展局提交立法會文件顯示,在2019年至2021年,約有57公頃的綠化帶被改劃用途,當中有七成被改劃作住宅,佔41.3公頃;而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佔4.7公頃;另有綠化帶被改劃作道路、休憩用地、露天貯物用途。此外,亦有3.6公頃用作其他指定用途,以容納污水處理廠、骨灰安置所、墳場等設施。
學生提司法覆核 拖延時間
不過,政府改劃綠化地建議並非一帆風順,部分項目在城規會遇到大量反對意見,甚或遭司法覆核,發展一再拖延,其中7個項目更是胎死腹中。在2015年,當時香港教育學院學生丘家寶在團體「環保觸覺」陪同下,就城規會將大埔5幅綠化地改劃為興建公屋與低密度私人住宅之決定提出司法覆核,並獲批覆核許可,雖然案件最後敗訴,但時間已經過去兩年。
土地改劃要經過層層諮詢的城規程序(詳見列表),過去不少項目因為要處理大量反對意見而耗費不少時間,利用反對信模板,發起「一人一信」反對修訂,更成為部分團體的慣用手法。不少熟悉城規程序的人士曾指出,現時在城規諮詢程序,表達意見毋須實名,有人會用不同署名重複寄出相同的反對信,試圖拖延城規程序,甚至影響城規會決定,建議政府修訂《城規規劃條例》,要求實名表達意見。
「現時土地改劃從前期研究到有樓落成,要近十年,有些外力或無法控制,但政府內部是否可以再做快一些呢?」香港測量師學會副主席兼房屋政策小組主席林家輝指出,本港發展用地長期供不應求,不少住劏房、籠屋的居民,過着非人生活,覓地建屋必須要加快。他認為,10年內的土地供應可透過改劃用地滿足需要,之後就要靠發展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等大項規劃接力供應。
林家輝指出,本港很多綠化地都是在新市鎮及鄉村邊緣,發展綠化地是新市鎮的有機擴展,而且有關用地通常鄰近已有基建配套,有助將「生地」變「熟地」,加快土地供應。
合併撥款程序減省時間
對於政府提出「提速、提效、提量」造地建屋,並計劃修訂《城規條例》等法例,加快開發土地流程,林家輝認同精簡流程的大方向,同時建議政府研究透過行政命令,進一步縮短改劃用地程序,「是否可以做多些、快些,將同區具潛力用地一籃子改劃,一起上城規,避免同一張草圖來來回回進行城規程序呢?」政府預計,將一幅綠化地改劃發展住宅,由前期研究到完成地盤平整,現時需時約6年,精簡程序後,可提早2年至2年半時間。
林家輝同時關注工務工程在立法會申請撥款的流程太繁複,要在前期勘探及初步設計階段,以及詳細設計及準備收地階段,各上一次立法會申請撥款,而每次撥款都要到不同委員會進行解說,需時數個月。他認為若將兩個程序合二為一,估計可節省近一年時間,「工程設計本來就是持續推進,點解還要分兩次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