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風生/發展創科需引入更有效激勵機制\冼漢廸
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李家超日前公布競選政綱,在全面提升香港競爭力方面,他提出六大核心政策,當中創新科技佔據重要篇幅,強調香港要發展成創科中心,帶動經濟轉型,並強調「無創科、無未來」。
具體措施包括:提升整體科研生態圈,吸引內地及國際企業在港設立高端生產基地,建立大灣區科研平台;創造更多科研職位,吸引頂尖人才匯聚香港;積極發展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構建國際科研之都;加快推展智慧城市,促進社會廣泛使用數碼科技,推動各行業的升級轉型;拓展政府創科政策,如匯聚創科人才、推進科研基建及活用創投資金等。另外,他還建議鼓勵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商品化,發展高新科技創業,提升私人企業在港的科研資金投入;推動香港和周邊城市全條產業鏈的結合,同時將河套打造成深港科技合作區,配合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以及設立「北部都會區」發展統籌部門,推展北部都會區的建設,加強與內地的互動等等。
筆者作為香港科創界一分子,以及選委會科創界選委,非常同意李家超的政綱建議。
促進產學研良性循環
國家早已明確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四五」規劃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近年來,香港緊隨國家的發展步伐,重視科技創新的發展,香港研發開支佔GDP的比重亦逐年上升,截至2021年已增至0.99%,但與一河之隔的深圳相比,香港仍然落後。
隨着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特區完善選舉制度,香港發展邁向新的里程碑。雖然新冠疫情對香港經濟及市民生活造成影響,但科技創新在應對疫情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加速了香港企業以及整個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過程。筆者認為,香港的科創要真正帶領香港經濟健康發展,優化香港目前的產業結構,提升GDP的含金量,從而提高市民的生活水準,為本地青年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需要新一屆政府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力度推動方能實現。
李家超政綱中提出「創造更多科研職位,整體提供更多博士後研究員和科研人才的發展路徑」,反映了目前本地科研人才流失的問題。事實上,研究生本可有助建構強大的本地人才庫。然而,數據顯示大學研究院研究課程近年錄取的學生中,內地學生原本所佔比例高,但受之前的社會事件影響,加上缺乏就業出路,導致部分內地學生畢業後選擇回到內地發展,造成寶貴的人力資源流失。
筆者認為,特區政府要有繼續「做大個餅」,以及引入更有效的激勵機制,例如允許公營機構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在科技應用和產研合作項目的商業收益中分享到更大的份額,才能讓已投身創科的人才看到發展的希望而加倍努力,也讓一眾優秀的後來者選擇投身創科事業,形成良性循環。
加強與灣區城市優勢互補
另外,政綱提出「帶動大幅提升私人企業在港的科研資金投入」,更是回應了本地研發總開支佔GDP的比率較鄰近地區低的老問題。事實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匯集海量資金,若特區政府對本地科研採取更進取的投資策略,承擔部分的出資風險,讓一些有較高風險、投資者不想單獨承擔的科研項目也有成功獲得投資的機會,將有助帶動投資者的積極性。
至於「把握大灣區發展,推動香港和周邊城市全調產業鏈的互補和結合」,新一屆特區政府要繼續加強與大灣區內各城市的溝通,例如研究取消兩地的手機通話和數據漫遊費,便利兩地市民交流;以灣區為試點,允許港人可以參股或控股部分負面清單上的互聯網及生物科技等行業,推動大灣區數字經濟協作共融等,對加強香港與灣區內地城市的優勢互補將有正面作用。
發展北部都會區是李家超的政綱重點之一,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長遠發展規劃,對解決創科用地不足問題,對進一步推動深港兩地的合作,以及進一步增加創科的就業機會至關重要。政綱提出將北部都會區「打造未來發展的新引擎、科技創新的新高地」,可謂切中業界需要。
李家超指出「當今世界大變,惟勇者勝,香港慢不得,也等不起。」在香港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重要時刻,筆者衷心期待新一屆政府可以迎難而上,為香港創科、為香港青年、為香港未來開闢一條更寬廣的道路。
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選委會科技創新界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