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皇帝」墨寶重現 旺角橋底變「打卡」熱點

  圖:位於旺角界限街東鐵線橋墩的「九龍皇帝」真跡,重見天日,市民趁機打卡留念。\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圖:位於旺角界限街東鐵線橋墩的「九龍皇帝」真跡,重見天日,市民趁機打卡留念。\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大公報訊】香港許多大街小巷及天橋底,曾經是「九龍皇帝」曾灶財的「畫紙」,他的「墨寶」固然遍布九龍「主場」,港島區的中環及灣仔,他亦有留下「墨跡」。2007年,曾灶財逝世後,其真跡亦逐漸消失,不少更被油漆掩蓋或褪色。近日,旺角界限街東鐵線橋底,有牆身油漆剝落,令「九龍皇帝」的字跡得以「重見天日」,並成為市民打卡的熱點。有網友驚嘆:「比起藍威寶,更讓人感興趣的『九龍皇帝』的頑固墨水,到底是何特調配方,牆上留痕久久不散。」

  橋墩油漆剝落

  今次重現「九龍皇帝」曾灶財真跡的地方,是旺角界限街近花墟公園東鐵線的橋底,橋墩位置一幅被髹上白色油漆的牆身,有油漆剝落,牆身上出現多個以毛筆寫成的中文大字,包括「國皇」及「去英國」等曾灶財的經典「墨寶」。率先發現「墨寶」的專頁「懷疑人生就去」翻查Google Arts & Culture圖片,發現字跡原遍及整面牆,他們認為若這幅作品可修復,或許是本港鮮有剩下的大型「九龍皇帝」公共藝術。康文署表示,會派員觀察,港鐵則回應正了解有關情況,但兩者未有交代會否保育字跡。

  曾灶財生前曾表示,自己為曾家第35代傳人,繼承了皇帝賞賜,因此自稱「九龍皇帝」。他自1951年起在九龍及各區橋底、燈柱、電箱及牆壁等地方「書寫」,其墨寶以獨特的方形排列,當中「國皇」兩個大字最為人熟悉。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邀請曾灶財展出作品,是首名港人獲此邀請。曾灶財於2007年因心臟病離世,在他去世後兩年,蘇富比拍賣一幅他的作品《墨寶》,最終以50萬元由一名亞洲收藏家投得。近年開幕的西九M+博物館亦有收藏他的作品。

  目前尖沙咀天星碼頭石柱及坪石邨燈柱的墨寶加設非密封膠罩,另位於中環纜車里花園道橋底橋墩的字跡則未有保護措施。另外,觀塘道近坪石邨一個留有曾氏墨寶的電箱,2017年遭修路工人錯手髹上油漆覆蓋,康文署當時稱會提醒承辦商不要塗蓋曾灶財的墨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