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梁祝》\香港華菁會理事 趙陽
國慶前夕,香港眾多樂團為市民傾情奉獻各類演奏會。有一個現象引人深思:凡是以「慶祝國慶」「愛我中華」等為主題的管弦樂演奏會,《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幾乎是必有曲目。為什麼是《梁祝》?它究竟有怎樣的意義和魅力?我不禁又一次捧讀文章《俞麗拿:讓小提琴說中國話》(《環球人物》,二○一九年五月號),再一次被《梁祝》背後的故事深深感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而對於《梁祝》的首演者俞麗拿來說,十九歲時與同齡人陳鋼、何占豪的共同創作與奮鬥,不但讓自己的青春成了激情燃燒的歲月,更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
一九五九年《梁祝》作為國慶十周年獻禮首演,二十五分鐘的曲子在淒婉唯美的「化蝶」中結束,尾聲的收音輕如羽毛,隨着這片羽毛輕輕落下,上海蘭心大劇院的觀眾席一片寂靜。這一刻,台上十九歲的俞麗拿惴惴不安。儘管此前經過了無數次排演,她仍不確定這首中西交融的小提琴協奏曲能否被觀眾接受並喜歡。然而幾秒鐘後,潮水般的掌聲向她湧來,她怔忡着謝幕。掌聲沒有停,她和躲在台口的陳鋼、何占豪再次登台謝幕。掌聲還沒有停,於是俞麗拿搭上琴弓,來了一次毫無準備的返場演出。無論是俞麗拿、陳鋼還是何占豪,幾十年來他們都在不同場合提起這一天、提起這段與《梁祝》結緣的金色時光。在那個奮進激昂的年代,這是屬於他們的青春和浪漫。
文化、道路、理論的自信
我一直把這篇文章放在自己的收藏夾裏時不時地翻看,是因為它給了我三點重要的啟示:
一是「說中國話」就是文化自信。六十多年前,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成功的《梁祝》,之所以成為永恆的經典,正是因為以俞麗拿為代表的一批時代青年,讓小提琴說中國話,並由此讓中國的、民族的,成為世界的。
我認為,《梁祝》用成功的藝術實踐揭示了一個真理──真正屬於民族精粹的,最終都將超越民族、文化和語言的限制,都將共同匯入到人類的藝術寶庫當中。新一代的青年應該帶着這樣的文化自信,創作更多的民族藝術精品。
二是「中國特色」就是道路自信。藝術有不同門類和派別。但《梁祝》的成功,從根本上來說,取決於它敢於堅持中國特色,從越劇的傳統元素和民間傳說之中擷取精華,讓中國味成為主旋律,從而獲得了持久的藝術魅力。沒有道路自信,就不會把中國味突出出來,藝術地表達到位。
三是「洋為中用」就是理論自信。除了借鑒越劇,《梁祝》也試圖將中國的民族樂器、民間曲調與交響樂結合。俞麗拿說,包括古箏在內的多種樂器,在《梁祝》中都實現了小提琴式的表達。
事實證明,這種結合不但為中國民族交響音樂風格的探索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更在之後的六十年裏,經過不懈發展,建立了中國特色的音樂創作理論,成為中國民族音樂「走出去」的理論根基和有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