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美饌 莫妙於鴨
說起老北京傳統美食,這色澤紅潤、皮脆肉嫩、香氣四溢又肥而不膩的烤鴨,可謂是當仁不讓。經過「南鴨北渡」,自有「炙鴨」記載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的烤鴨,最終從宮廷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北京牢牢扎了根。2008年,北京烤鴨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慕名而來者更是絡繹不絕。
談及北京烤鴨的前世今生,要追溯到60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對烤鴨尤其偏愛,當時的名稱叫「金陵片皮鴨」,據說朱元璋要「日食烤鴨一隻」。隨着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落戶後,也將宮廷御廚的烤鴨做法從南京帶到北京,鴨胚也由原來的南京板鴨變為北京鴨,到了明嘉靖年間,烤鴨慢慢從宮廷傳到了民間。就這樣,北京烤鴨逐漸成為這座城市的象徵。
作為享譽世界的美食,北京烤鴨無論從選材、製作到吃法都頗為講究。首先選材方面,一定要選用北京鴨作鴨胚才行。北京鴨是當今世界最優質的一種肉食鴨,是用填餵方法育肥的一種白鴨,故名「填鴨」,膘肥肉精,每隻鴨子都有自己的身份證,記錄他們從出生起到成鴨胚的全過程。
北京烤鴨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全聚德為代表的的掛爐烤鴨;另一派則是以便宜坊為代表的燜爐烤鴨。由於掛爐、燜爐兩個派系無論在設備還是烤製方法上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也造就了兩種烤鴨的不一樣的口感。在過去100多年的北京城裏,兩大派系共同演繹着烤鴨界的「雙雄會」。
掛爐烤鴨的做法源於滿族的燒乳豬,後流傳到嶺南一帶,形成了今天的粵菜「烤乳豬」。所謂掛爐,是用耐火磚砌的爐子,在裏面生火,木炭火的材料選用桃樹、梨樹、蘋果樹等果木,棗木為最佳,木質硬,密度大,果木含油量少,燒起來煙小火旺,有股果木的香氣。掛爐烤鴨的爐口沒有爐門,裏面的溫度是不均勻的。為了給鴨胚上色,需要師傅不停的用手上的挑鴨杆將鴨子翻轉,在火上搖着烤。掛爐烤鴨的鴨子不能開膛,只能在鴨子身上開個小洞取出內臟,灌以開水烤製,總過程差不多50到60分鐘,顏色一變紅,油就出來了。5斤鴨烤後將變為3斤左右,鴨皮偏脆。
此外,以便宜坊為代表的燜爐烤鴨歷史則更為悠久。與掛爐烤鴨不同,燜爐烤鴨是關閉爐門烤製,鴨子不能見明火,憑爐牆內壁的熱力進行烘烤,由暗火把鴨子烤熟,鴨脯在裏面就像烤麵包一樣的膨脹起來。因為沒見明火,所以口感更嫩,相較於全聚德掛爐烤鴨的「108片,片片帶皮」,燜爐烤鴨則是皮肉分離的,皮肉之間一層厚厚的小脂肪讓鴨皮的汁顯得更豐盈飽滿。
說起烤鴨吃法,以如今的全聚德為例,除了荷葉餅、馬蹄燒餅、葱段和甜麵醬,現在又有了黃瓜條、蘿蔔條、山楂條、白糖、蒜泥等等其他配料。而最傳統的配料極其簡單,只需要葱段和甜麵醬,這也是全聚德延續了幾百年最經典的一種吃法。細說下又有講究,葱段必須選用產自山東章丘的大葱,且必須選用大葱白色和綠色中間那部分,叫做「葱褲」。
北京烤鴨在美食界的地位遠不止於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徵那麼簡單,由於早已名揚世界,也賦予北京烤鴨更多的「功能用途」。最著名的可能就算是周恩來總理的「烤鴨外交」了。據統計,周總理生前曾27次以烤鴨宴請國外賓客,全聚德的員工回憶起,每次宴請,周總理都要向外賓們介紹製作烤鴨的廚師。周總理常用「全即全而無缺,聚為聚而不散,德指仁德至上」向外賓解釋「全聚德」的這3個字的含義。
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