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發展騰飛大功臣


  工聯會由創會、發展、壯大,到今天成為擁有三十多萬會員的香港最大工會,是與歷任工聯會領軍者的全心全意投入分不開的。張振南之外,楊光與李澤添,更在香港回歸祖國後獲得大紫荊勳章。曾是工聯會理事長的潘江偉表示,這三名工會領導人物的工作年期,正好涵蓋了工聯會歷史,亦是團結和推動工聯會努力向前,為工人爭取最大權益的標誌性人物。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張振南被港英政府無理拒絕入境後,工聯會在往後的十年裡,先後更替了三名理事長或會長(一九五七年開始增加會長一職)。一九六二年,當時的副理事長楊光開始擔任理事長,並於一九八○年接任會長一職,至一九八八年由李澤添接棒。潘江偉指出,除了五十年代的十年,工聯會由創會至回歸後的二○○○年裡,逾半個世紀的工運歷史,均與張振南、楊光和李澤添三人連在一起。

  一九二六年出生的楊光,早在日軍侵佔香港時期,已在當時全港最大的香港海軍船塢工會工作。一九五七年,海軍船塢突然宣布結業,並解僱全廠四千六百多名員工,由於當時港英政府已宣稱不會負責安置員工職業,因此工聯會及各工會成立支援委員會,各行各業四十多萬工人簽名支持。最終海軍船塢員工在堅持了二十個月的說理鬥爭下,取回應有的就業和補償。這事令工人更明白到團結的重要性。

  一九六七年五月,新蒲崗人造膠花廠發生勞資糾紛,港英政府竟出動荷槍實彈的軍警,用鎮壓、槍殺、逮捕、監禁和遞解出境等手段對付工人群眾和愛國人士,引發了來自工人群眾的強烈反彈,其後演變成一場激烈的反英抗暴鬥爭。這場以楊光為領袖的鬥爭,最終迫使港英政府一改其高壓政策,開始懂得關注民生和勞資關係,並於翌年制訂本港第一條勞工法例──《僱傭條例》。當時,工聯會的會員人數有八萬。

  會員人數翻幾番

  隨着工會的權益不斷得到改善,工人對工會信任越來越大,而工聯會在楊光的領導下,亦積極發展會務,開辦不同行業的工會、工人醫療所,以及工人俱樂部。至一九七六年,工聯會的會員人數在短短八年間迅速增加近三倍,達二十二萬人。「這個時期我稱之為發展、壯大時期。」潘江偉說,在楊光領導下的工聯會,走向集團化,無論人才、財力和地位都得以提高。一九七五至八八年,楊光更成為自張振南以後,第二名擔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工聯會理事長,並連任三屆人大。二○○一年,楊光獲得特區政府頒發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