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語言直接影響孩子


  與家長最有趣的對話,對方是一對隱形家長。那天和幾個學生去參與前中央書院遺址的「想創日」,地點是蘇豪區的前荷李活道警察宿舍。活動內容之一是藝術工作者裝置的藝術宿舍,由每個藝術工作者用一個棄置了的宿舍單位去創作。其中一個藝術家在牆上寫上這些字眼:「生嚿叉燒好過生你」、「吊起你嚟打」、「死女包」,此外還有些更加兒童不宜的說話。藝術工作者在描述作品時說,這是孩子邁向光明前的黑暗。

  學生說他們對這件裝置藝術特別有印象,因為多次親歷其境。可以想像那些沒有被畫公仔畫出腸的情節:父母打罵孩子。

  父母責罵 孩子有樣學樣

  驟眼看來,說這些話和打罵是沒有受過高深教育的家長才說得出做得出的。但很多學生都對我說,他們的家長也是如此對待他們,即使他們的家長都是專業人士。

  原因很簡單,今日許多住豪宅、坐平治汽車的中產者,都是出自貧困的家庭。他們小時候聽了父母的責罵,記在腦中,一發起怒來,像儲備卡自動生效,輸出深層記憶的資料。

  每次和家長對話,都耐心聆聽,了解家長的語言能力,因為他們直接影響學生的語言能力。第一語言會影響第二語言。常有學生問我有關英文粗口或罵人的說話,因為他們想「學以致用」。何解?被人罵得多,想反擊、發泄。

  不少學生在學校打開英文課本,句句都是書面語,但回到家中,聽到句句都是責罵的說話。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在兩個完全沒有共通點的世界裡。最近「微調」的爭論又起,討論的人有多少真正了解學生面對的處境?雖然他們不少都是經過學第二語言的過來人,但今日多少人能真正掌握和運用第二語言?

  (與父母對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