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雞 皮帶麵\葉萍

  大盤雞在新疆是很大眾化的一道菜。掛着大盤雞招牌的餐館,滿大街都是。三五朋友,不必奢侈得要上酒樓飯店,隨處在街邊找一家乾淨的小店,點一隻雞,或三黃雞或土雞或田園小公雞,隨你選擇。花不過百元,就能讓朋友吃得飽,且吃得好。

  在新疆,吃大盤雞一定要附上皮帶麵做主食,才更美味。新疆的大盤雞全國有名,它的特點是辣香濃郁,而燉在雞裡面的土豆塊麵軟入味,更是深得愛土豆一族的喜愛。吃完雞和土豆,大盤中的湯汁可是好東西,精華都在裡面呢。剛出鍋的皮帶麵放進去,讓它們在裡面滾上一圈,白白的麵皮沾滿醬色的湯汁,用筷子挑上一根「皮帶」,慢慢送進嘴裡,皮帶麵很有韌性地在嘴裡滾動,一點一點浸入味蕾,很能刺激人的食慾。

  第一次從別人嘴裡,聽到皮帶麵這個詞,着實嚇了一跳。用皮帶這樣生硬且有些不雅的東西,做食物的名稱,似乎有些不大對路。

  不對路,卻是極形象。我們常見的麵條,都是細條狀的,而皮帶麵之所以叫皮帶麵,是因為寬度如皮帶的尺寸,又因為它的厚實勁道,才得此名的吧。

  做皮帶麵,對和麵的技術要求很高。放水和鹽的比例一定要控制好,多了或少了,麵都不好拉,柔韌性不夠,易斷,來不開,口感自然也不會滑爽勁道。

  初來新疆的外地朋友,會被大盤雞臉盆大的盤子,鎮住。他們覺得新疆人真是太豪爽了,胃口真是太好了,居然拿如此大的盤子盛菜。再見識了皮帶麵,更是忍俊不禁,居然吃皮帶一樣的麵條。大盤雞,皮帶麵,這樣「大」的食物,實惠得讓人吃着,簡直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可這樣吃飯,卻平添了一份熟稔的親切和家常。它讓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時候吃飯的情景。那時候沒有條件可講究,吃飯沒有那麼多七菜八碟的,炒好的菜,就用大碗大缽子盛着,放在桌子中間。一家人圍坐在桌前,筷子一同齊齊伸向那缽子菜。用全部熱情,對付這唯一的一道菜,吃到最後,連湯汁也不放過,大白饅頭,撕塊兒撂進去,吃得心滿意足。這和吃大盤雞的方式如出一轍。這樣專一的態度,方才能淋漓盡致地品咂出食物的美味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