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發展本地特色文化遊\□徐姚

  香港人對自己的本土文化不太了解,以致對屬於自己地方的歷史、文化、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未能產生廣泛的興趣,其發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許多香港人在自我文化形象低落的影響下,都將香港評價為「文化沙漠」,無論是硬件的設備還是軟件的配套,都比不上鄰近的地區。

  其實,香港有很深厚的文化基礎,只是找不到出路,令本土文化未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香港非文化沙漠

  香港是文化沙漠嗎?

  近百年以來,香港曾有不少著名的文化界人士居住,他們可能只是暫居香港,又可能是以香港為家,但無論如何,這些文化界名人都在香港留下過痕跡,為香港文化發展留下了重要的印記。這樣,香港怎可能是文化沙漠呢?只是香港素來着重經濟發展,令文化發展長期停滯不前,不為人所重視而已。

  為了讓市民對香港文化有更深層的認識,不少文化機構的負責人積極尋找昔日的香港文化,追訪文化名人的足印,令普羅大眾可以一睹香港文化的原有面貌。他們將一站一站的文化景點串聯在一起,成為富有香港特色的文化遊路線。要是十八區都能發展出獨有的文化遊路線,就可以將香港拼湊成全境的文化遊覽圖。

  翻查香港文化遊的資料,不難發現政府曾為文化遊的推廣花過心思。舉例說:2003年,政府曾推出「區區有睇頭·香港樂悠『遊』」的活動。活動是向市民推介十八區的特色景點、地道美食和風土人情,藉此推動本土經濟。直至現在,還有「香港自遊樂在十八區」的網頁(http://www.gohk.gov.hk),讓市民可以隨時瀏覽十八區的景點。

  十八區各具精采

  至於香港公共圖書館為了推廣文學,在最近兩屆的香港文學節中,推出了新的活動環節,帶領讀者跳出閱讀文本跑到街道上,推出「香港文學行腳」的文學遊。第七屆文學節(2008年)推出了城市行的灣仔遊、懷舊行的中西區遊,以及山水行的沙田及大埔區遊;而第八屆文學節(2010年)則推出三個主題的文學遊蹤,包括:電車軌跡、郊野風光和圍村風情。透過實地考察,讓市民走入大街小巷,用腳步去認識香港,實在是認識香港的好方法。

  最近,南區亦公布準備開發文化路線遊的藍圖,讓市民可以親身體會南區文化。港島南區區議會建議南區十處與近代文人有關的景點,發展成為文學徑,並邀請理工大學的師生設計地標及舉辦導賞團,增加區內文化氣息。這十個地點分別是:詩人戴望舒的薄扶林住處、許地山和蔡元培的墓地、蕭紅墓地的舊址、作家海辛所寫的鴨脷洲、詩人吳美筠寫過的海洋公園、張愛玲筆下的淺水灣酒店、詩人黃國彬筆下的中環、詩人蔡炎培寫的石澳,以及胡適曾喝下午茶的聖士提反書院。在計劃中的南區文學徑中,南區區議會還會邀請遊客報名參加,及在轄下圖書館進行推廣閱讀計劃,藉以加深公眾對文學徑的認識。

  發展屬於本土的文化遊,是讓市民認識屬於自己地方的最佳途徑。以一海之隔的澳門為例,同樣以文化遊活動作為認識澳門歷史的方法。

  於2005年7月15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已成為澳門的重點旅遊推廣項目。這幾年,澳門旅遊局都有提供歷史城區的免費導賞服務,讓市民易於認識澳門的歷史文化特色。除了導賞服務外,澳門旅遊區還有提供方便自助遊的服務,例如設有掌上電腦路線指南供遊人下載。掌上電腦的路線指南是以圖文並茂形式,提供歷史城區的路線簡介和景點資訊。由於所有旅遊資訊都由官方旅遊局統一管理,為旅客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盡快作長遠策劃

  香港的旅遊景點通常在熱烘烘的話題炒作中,是能夠掀起短暫的文化遊熱潮,如由電影《歲月神偷》而帶出的永利街懷舊遊,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然而,在熱點冷卻後,又會變得不了了之,成為可有可無的旅遊路線。在即將推出的香港地質公園遊,一定會成為新一輪文化遊熱潮,但在熱鬧過後,這個世界級的地質面貌,又是否能夠肩負起推廣旅遊的長遠作用呢?

  香港在推廣本地的文化遊時,未夠積極性和一致性,於是難以成為氣候,以致在發展地區文化遊時,往往是舉步維艱。要除去「文化沙漠」的惡名,政府先要踏出第一步,聯絡區內人士設計歷史、文化、文學等的導賞遊覽路線,讓普羅大眾可以參與十八區遊,藉以推廣各區的文化特色。當普遍市民對香港有所認識,自然會對本土產生感情,對推動文化活動可能起積極的作用。

  乘着南區文學徑、地質公園等一個又一個新文化景點成立的機會,政府應該盡快確立香港文化遊的總藍圖,作長遠的文化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