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早年的銀號銀行業/□梁炳華


  圖: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滙豐銀行

  香港昔日銀行的服務對象多是殷商巨賈和達官貴人,櫃面服務人員對衣着普通的市民態度並不友善,加上開戶金驚人,又須名流紳士介紹及擔保,普羅市民難望獲得接待。英商銀行的營業時間為早上十時至下午三時,門口有保安把守,開戶金為三萬元。

  二次大戰前中西區的本地華資銀行不多,只有東亞;至於本地成立的銀號則較多,如恒生、永隆、廣安等。從廣州來的銀行有中國銀行、廣東省銀行等,銀號則有永亨等,提供存款、儲蓄等服務。

  銀行工作被認為是高尚的,應徵者需要兩名擔保人或舖保,擔保人須具有一定資產,而且不可以是應徵者的親屬。入職由練習生做起,按表現提升為見習辦事員、辦事員、副主任、主任等。當年的主任相當於今天的經理,具有相當的職權。

  木箱解款保安全

  由於銀行庫存大量現金,往往成為賊匪搶劫的對象。在未有保安公司出現前,銀行為了維護自身安全,每日點數時,都有職員手持警笛(俗稱「銀雞」),站在銀行外面把守。當有意外發生,即可吹笛報警。銀行也有較傳統的保安方法,就是在銀行內的隱蔽處,設置警鐘,連接到保安人員的崗位上。

  銀行另有聯保制度,如現金核點不符,全部職員要負責賠償。這種制度利用職員互相監視,避免職員作弊,保障了銀行的利益。六十年代初銀行仍使用算盤計數,後來才引入計算機,初期的計算機異常笨重,且用手控,不易使用。約1970年已有小型電子計算機,兩三年後已十分普遍。

  昔日銀行由職員負責運鈔,其後才逐步交由保安公司解款。早期銀行如有大筆鈔票交收,會自訂木箱盛載,木箱由厚木板製成,箱外並無識認,須兩人以上才能搬動,要用扁擔挑運。押運時還有人在後手持警笛監察,如發生劫案,即吹起警笛報警。賊人打劫,也難搬動這麼笨重的大木箱,加上扁擔可作武器,令押運者稍為安心。

  袋袋平安衫內衫

  較為細額的鈔票運送時,為掩人耳目,銀行會使用「肚兜」交收,「肚兜」像子彈帶般貼身收藏,而當時流行唐裝衫褲,較為寬鬆,穿了「肚兜」並不顯眼。為求安全,押運者會坐人力車。

  當年運送黃金,運送者為保安全,會穿上一款特製的背心型內衣,背心前後有許多小袋用來盛載金塊。押運時可將鈔票、黃金放在小袋內,穿上背心,再罩上鬆身衣服作掩飾,免被賊人發覺。

  還有一款褲頭帶,分布製及皮製的,在運送小量鈔票、黃金時,可將黃金或錢鈔以褲頭帶纏在腰間,以保安全。

  外資銀行高層均是外籍人士,要和低層職員溝通便要聘請懂得外語的華人當經理。這些華籍經理,人稱「買辦」,是外國人高層與華人溝通的橋樑,除推薦和擔保華人職員外,買辦亦負責介紹華商與銀行高層往來及借貸等。買辦收取佣金,但要對壞帳作擔保及賠償。1960年代滙豐銀行仍有「買辦房」,但買辦已改稱為「華經理」。

  1949年12月14日,莊世平創辦的南洋商業銀行在香港正式開業。三十六年間,銀行日益發展,由創辦時只有十八個員工和借貸一萬美元,發展成為擁有五十家分行、員工二千多人、總資產達七百三十三億港元、實力雄厚的現代化商業銀行。在促進國家繁榮、協助香港經濟發展方面,均作出了貢獻。

  銀號升級變銀行

  廖創興銀行創辦於1948年,由廖寶珊創立,行址位於中區永樂街一百二十八號,原名「廖創興儲蓄銀行」。廖寶珊為廣東潮陽人,戰前已在港經營航運、貿易生意,包括食米、糧油等;亦買入大批倉庫土地,故有「西環地王」之稱。後來,他又在銅鑼灣、油尖旺等地區購地作發展用途。五十年代,更購入德輔道中中國國貨公司舊址,興建了今天的廖創興銀行總行。

  廖創興銀行率先發起十元小額開戶,贈送開戶禮品,並首創營業至晚上十時,星期天不休息,鼓勵小市民儲蓄存款。頻密的小額交易培養了員工的技巧,提供親切友善的銀行服務。「創興」二字正代表了廖寶珊創業興旺的心意。

  1961年中,大量資金被抽調往認購新上市的怡和洋行股份,廖創興銀行出現擠提情況。數天後,廖寶珊逝世,幸得其他大銀行撥款支援,才得以渡過難關。

  九十年代廖創興銀行也率先進入中國內地投資,在汕頭市開設分行。

  永隆銀行成立於1933年,位於文咸東街三十七號,當年為一家銀號。以往銀號或名店都會找著名書法家題字,但永隆銀號開業時,「永隆」二字卻是由創辦人伍宜孫親筆題字,可見其書法造詣深厚。據稱這招牌現仍存放在銀行銀庫內,整潔地掛在牆上,好像守護着銀行一般。

  1937年,永隆遷至皇后大道中一百一十二號擴充營業。當年日軍大舉侵華,內地資金及人流湧至香港。商紳雲集,但當時銀行界懂普通話的人較少,對懂兩文三語的人才需求甚殷。永隆當年已着重英語和普通話的培訓,鼓勵從業員學習,以便與官商溝通,令業務更具優勢。

  (摘自《香港中西區地方掌故》,中西區區議會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