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點嵴塘鱧 Butis melanostigma
圖:黑點嵴塘鱧
「每周一魚」今期是第86周,「香港魚類學會」繼續給讀者介紹在香港棲息的所有野生魚類。是次介紹的物種為「黑點嵴塘鱧(Butis melanostigma)」,隸屬「鱸形目(Perciformes)」下、「塘鱧科(Eleotridae)」的「嵴塘鱧亞科(Butinae)」魚類進化中為一群較進步的小型底棲魚類,主要分布在熱帶至溫帶的沿岸河川下游及河口鹹、淡水之區域(欲閱前文可到「大公網」下載,或參閱本會「每周一魚」目錄)。
物種故事(Story of the species)
黑點嵴塘鱧(Butis melanostigma),是在1849年,由荷蘭魚類學者布勒克爾(Pieter Bleeker,1819-1878),在《巴達維亞藝術與科學組織文集(Verhandelingen van het Bataviaasch Genootschap van Kunsten en Wetenschappen)》第22卷上的論文〈巽他─摩鹿加群島頜針魚類與蝦虎魚類知識的貢獻(Bijdrage tot de kennis der Blennioiden en Gobioiden van der Soenda-Molukschen Archipel, met beschrijving van 42 nieuwe soorten)〉中,根據採自印尼泗水及凱馬勒的標本,以「黑點塘鱧(Eleotris melanostigma)」的學名首次被發表。
黑點嵴塘鱧(B. melanostigma)學名的來源,屬名「Butis」是拉丁語「but/buteo」,是一種「鷹╱隼」;種名「melanostigma」是希臘語「melas」的拉丁語「mela」意思是「黑色的」。
中國的首次紀錄,是1861年英國動物學家京特(Albert Charles Lewis Gotthilf Günther,1830-1914)在大英博物館藏魚類目錄(Catalogue of the fishes in the British Museum)的第3卷中,採自中國的(Eleotris butis)。香港首次紀錄,是美國魚類學家西爾(Alvin Seale,1871-1958)在1914年《菲律賓科學學報(Philippine Journal of Science)》第9卷D部的報告〈香港的魚類(Fishes of Hong Kong)〉中,採自香港的「嵴塘鱧(Butis butis)」,為本種同物異名。
嵴塘鱧屬(Butis)的建立,是布勒克爾(P. Bleeker)在1856年於《荷屬東印度自然科學圖誌(Natuurkundig Tijdschrift voor Nederlandsch Indie)》第11卷中,以蘇格蘭醫生及博物學家布坎南·漢密爾頓(Francis Buchanan-Hamilton,1762-1829),於1822年在《恆河及其支流魚類的記述(An account of the fishes found in the river Ganges and its branches)》發表的(Cheilodipterus butis=Butis butis嵴塘鱧)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本種先定同物異名(senior synonym)包括 B. melanostigma 和E. melanostigma。
形態與習性(Form and Habits)
黑點嵴塘鱧(Butis melanostigma)屬於「塘鱧科(Eleotridae)」的小型種類,是多年生、獨居、夜行、肉食性的雙向洄游魚類(amphidromous fish)。廣鹽性(euryhaline),主要棲息於沿海內灣、河口、紅樹林等鹹淡水區礫石或枯木縫隙。晝伏夜出,沿物體表面游動,以「守株待兔(set and wait)」方式攝食小魚、蝦蟹等動物,約兩年成熟。身體延長,前部呈橢圓筒形,肛門後尾柄側扁。頭大較扁,吻長尖而扁,頰部不甚隆起,眼小,微突出於頭前半部,鼻孔前後兩對,前鼻孔圓形短管狀,近上唇,後鼻孔圓形,位於眼前上方。口大,前位而向下斜裂,下頜長於上頜,兩頜具多行細尖犬齒,上頜外行和下頜內行齒較粗壯,唇厚,舌窄而游離,前端圓形。鰓孔寬,峽部狹,具假鰓。身體灰褐色,背方黑褐,腹部稍淺色,體側每塊鱗片具一淡斑,形成多條縱紋,頭側從吻穿過眼至鰓蓋近背方有一黑縱(頭尾向)紋,另從眼底向下至頭腹方有兩條黑橫(背腹向)紋,胸鰭基部上方有一具白色邊緣的黑色眼狀斑。體表披大櫛鱗,胸部和腹部披圓鱗,無側線。第二背鰭和臀鰭淺灰色具黑褐色節狀斑紋,胸鰭透明,腹鰭黑色,不愈合成吸盤(塘鱧特徵),成熟魚臀鰭及腹鰭黑色,邊緣淺橙色。雄性頭身較大,頰部較隆起,口大而唇厚,繁殖季節全身呈黑色,臀鰭及腹鰭邊緣鮮橙色,雌魚較小,腹部脹白,成魚體長約10厘米,最大約15厘米。
地理分布(Geographic distribution)
嵴塘鱧屬(Butis)廣泛分布在溫帶至熱帶沿岸,中國南部及中印半島,東北至日本,東至印度尼西亞及澳洲,西至印度及非洲西岸。全球約6種,包括安汶嵴塘鱧(B. amboinensis)、嵴塘鱧(B. butis)、鋸嵴塘鱧(B. koilomatodon)、裸首嵴塘鱧(B. gymnopomus)、肩嵴塘鱧(B. humeralis)以及本種。「黑點嵴塘鱧」分布於亞洲中國南海沿岸及台灣,東北至日本,東南至西太平洋澳洲及巴布亞新畿內亞,西至孟加拉及南非也有其分布。在香港僅分布於沿岸河口及紅樹林鹹淡水域。
文化資料(Cultural information)
黑點嵴塘鱧(B. melanostigma)屬小型塘鱧,分布廣,但產量低,棲息隱蔽,除了意外捕獲或釣到,甚少於市場中有出售紀錄,從不屬任何經濟或食用魚類。「嵴塘鱧類」是較受水族愛好者歡迎的鹹淡水魚類,成魚小型,性格溫順,水質要求不高,以中小型鹹淡水布置礫石魚缸飼養。野外觀察宜於夏季及秋季晚間,沿岸河口石縫可見蹤影,甚少游離棲所,需耐心觀察。
生態檔案(Ecological file)
黑點嵴塘鱧(B. melanostigma)是香港的野生物種,廣泛分布沿岸河口鹹淡水域,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的「紅色名錄(Red List)」(簡稱:IUCN Red List)上未被列入任何瀕危類別。過去二十多年,「黑點嵴塘鱧」在本港各河口屬常見種,棲息量不少,但近十數年於眾多棲地有減少甚至消失的趨勢,應劃入本港亟須保護的「瀕危魚類」,屬於受河口的廢水污染及土地發展工程影響而面臨絕迹的物種,呼籲政府與市民合力保護紅樹林及河口,使現存的「黑點嵴塘鱧」得以保護,恢復原有數量。
代郵:學會活動(Society activity)「河川博物導覽」之「晝行」及「夜行」春季考察團,現已開始接受報名,適合希望認識愛護自然博物的家庭或學生,詳見學會網頁或電郵至enquiry@hkis.hk查詢。
【*有關本文之專用詞語,請到「香港魚類學會」的網頁:www.hkis.hk查考】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或翻印)
著者: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
香港魚類學會學術委員會主席 陳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