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龍島藥草花季/圖文︰李甯漢註冊中醫、李翠妍註冊中醫


  圖:竹葉蘭是蘭科竹葉蘭屬多年生草本

  2002年5月12日。此詩記錄我們與中大中醫學院同學約70人,同往東龍島旅行認藥。早上狂風暴雨,衣衫盡濕;午間放晴,大家在佛堂門海邊斜坡休息,有同學午睡,亦有人在悠然地吹奏口琴,頗具詩意!

  今年7月1日舊地重遊,時值炎夏,烈日凌空,酷暑逼人。同行仍不乏杏林新賢,期望後輩早日成材,繼往開來,為中醫中藥發展盡一分力。

  東龍島既是一個歷史氛圍濃厚的島嶼,也是年輕人露營的熱門地點,在這個樸舊與躍動交融的地方,原來也孕育了不少草藥。適逢仲夏,我們遊覽名勝之餘,也了解一下當地的草藥資源。

  東龍島擁有香港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石刻,屬史前時期,為香港法定古蹟。1918年《新安縣志》記載︰「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石刻長約2.4米,高約1.8米,是香港已發現石刻當中面積最大的。文中記述的「佛堂門」,應指清水灣半島與東龍島之間的海峽。沿海風勢猛烈,浪花撞擊岸邊巨石,白浪四濺,恰如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在島嶼的另外一面,是東龍炮台,同為香港法定古蹟。據載,康熙末年,兩廣總督楊琳下令興建此炮台以防禦海盜,然而炮台位處孤島,難以補給支援,加上海盜問題愈趨嚴重,結果東龍洲炮台於嘉慶十五年間被棄用,並由位於九龍半島的九龍炮台取代之。漁農自然護理署在炮台附近設立了一個指定露營地點,為年輕人提供有歷史文化特色的野外活動場所。郊遊之餘,島上生長了不少常用的中草藥,沿途細看,有不少夏季開花的草藥,其實每一步都是一個景點呢!

  竹葉蘭(Arumdina chinensis)

  蘭科竹葉蘭屬多年生草本。

  根狀莖稍膨大,並連合。地上莖直立。葉片互生,長條形,排成2列,葉片頂部漸尖,基部呈鞘苞莖,與竹葉相似,故得名竹葉蘭。花生枝頂,粉紅色,總狀花序。藥用球莖或全草。本品味苦,性平,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肝炎,黃疸,尿路感染,水腫,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蘭科是受保護植物,只能使用栽培品種。

  豬仔笠(Eriosema chinensis)

  豆科毛瓣花屬草本。

  塊根紡錘狀,莖、葉、苞片、花萼和莢果均披毛。葉互生,披針形,托葉線形,花1-2朵生於葉腋,花萼鐘狀,花冠蝶形,淡黃色。結莢果。藥用根塊。本品味甘、微澀,性平,功能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民間有「日咳夜咳,不離豬仔笠」之諺語,臨床常治傷風咳嗽,上呼吸道感染,發熱煩渴,肺膿癰,痢疾等。

  高良薑(Alpinia officinarum)

  薑科山薑屬多年生草本。

  根狀莖圓柱形橫走,棕紅或紫紅色。地上莖叢生,直立。葉片狹線狀,披針形,先端尖,葉舌長2-3厘米,膜質。總狀花序頂生,花冠管漏斗狀,蒴果球形,熟時橘紅色。藥用根狀莖。本品味辛,性溫,有溫中散寒,健胃止痛的功效,可用以治療胃脘寒痛,慢性胃炎等。

  大薊(Cirsium japonicum)

  菊科多年生粗壯草本。

  莖枝有條棱,披毛。基生葉有柄,頂生葉抱莖,羽狀深裂,邊緣齒狀,頂端有尖刺。宿根紡錘狀,肉質,花紫紅色。藥用地上部分。本品味甘、苦,性涼,功能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常用於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