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年用逾1100膠袋
圖:膠袋佔用了堆填區大量空間
【大公報訊】膠袋為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亦不斷污染我們的生態環境。現時全球能源約有8%用於製造膠袋,而膠袋佔用了堆填區大量空間,亦需要幾百年才能分解掉,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50大最爛發明」。根據環境保護署資料,在未實施任何膠袋收費前,本港每年有超過80億個塑膠購物袋被棄置在堆填區,即每人每年平均使用1100多個膠袋,令每日傾倒在堆填區的膠袋達千多公噸,嚴重污染環境。
上世紀70年代末,膠袋以低成本及其便利性,成功取代紙袋,在市面廣泛應用。不過,若膠袋天然分解,需數百年時間,會令堆填區壽命縮減;但若燃燒膠袋會產生有毒氣體,則會令整體空氣質素更加惡化,故必須杜絕膠袋濫用現象。
為減少使用膠袋,有國家及地區在多年前已先後推行膠袋徵費。台灣於2002年已全面限制使用膠袋,實施後效果顯著,令減少膠袋使用量達98.1%;愛爾蘭不但實施膠袋稅,並以900萬歐元設立了一個環保基金,在六個月內成功減少90%之膠袋用量。而本港2009年實施第一階段的膠袋徵費計劃後,翌年參與計劃的商戶膠袋派發量下跌90%,當中超級市場膠袋棄置量由四億八千八百萬個降至八千四百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