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冀自由與和平的安妮\潘少

  圖:安妮與日記。
  圖:安妮與日記。

  「我眼看着這個世界漸漸的蛻化成一片荒野,我聽到永無止境的雷鳴般的譴責聲,那也會將我們毀滅,我能感受到千萬人正經歷着的苦難,然而,假如我仰望蒼穹,我相信一切還會變好的,相信這樣的殘酷終究會結束,相信和平和安寧一定會復返。」

  在沒有讀過《安妮日記》之前,相信很多人去阿姆斯特丹都會跳過王子運河邊上永遠都在排長隊的「安妮之家」(Anne Frank Huis),想不通究竟是什麼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對這樣一幢老舊的破房子「趨之若鶩」。但若讀過《安妮日記》,僅是看到這間小屋裏的窗戶,都會忍不住心酸淚流。因為它投射着一個熱愛生活與渴望學習的猶太少女離開人世前二十五個月的青春歲月。

  這個不到七十五平方米的密室是安妮.法蘭克與家人和朋友在二戰納粹佔領荷蘭期間藏匿了兩年多的「家」,沒有陽光,沒有白天。父親在安妮十三歲時送給她的日記本就成了安妮生活中的光。最可貴的是在炮火中戰戰兢兢過活的安妮純良的人生觀,她的文字鼓勵着自己懷揣對和平自由的渴望及對人與世界的希望。雖然有時也會絕望。

  「我心中有個小小的安慰:我的鋼筆被火化了,恰如我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這樣!」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安妮寫下最後一篇日記。三天後,她被抓進集中營,飽受折磨後於次年病逝,十五歲。只有父親存活。

  親身走進安妮的「家」,再重讀日記,更會讓人攥緊當下的和平光景,珍視雖然自己會抱怨但卻是別人連抱怨都沒有機會的幸福生活。 (荷蘭行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