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地位提升始於18世紀歐洲


  女性地位提升,始於18世紀的歐洲。原因很多。思想上,男女平等的觀念抬頭,女權運動興起,爭取男女平等。社會方面,工業革命帶來快速的城市化。不少農民放棄耕作,往城市工廠打工。耕種需要大量體力勞動,女性不及男性,但在工廠工作,尤其操縱小型機器的工作,女性同樣勝任。

  香港在1950-70年代,輕工業興起,不少女性都往工廠工作,或在家一邊照顧子女,一邊穿膠花、裁縫車衣等。「工廠妹」人數大增,她們有工作,有收入,地位自然提升。工業社會不再以家族為本位,而以兩至三代的小家庭為本位,婦女的地位愈來愈重要。

  鉛字活版印刷助知識普及

  發明了鉛字活版印刷後,歐洲出版了大量書籍,普及知識,女性讀書者漸多。教育水平提升,既幫助女性找到工作,亦證明了男女才幹不相上下。有些方面,女性比較男子更優越,例如零售、推銷、護理、幼兒教育、招呼款待、公關、打字簿記等文書工作。

  20世紀初,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少男性上了戰場或戰死,工廠要維持生產,只好聘請女性。她們和男性一樣交稅,自然要求跟男性一樣有投票權,於是出現「第一波女性主義」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多男性參軍戰死,女性在經濟上的貢獻愈發重要。

  二戰後,女生和男生同樣獲得九至十二年免費中小學教育,升讀大學及取得學位的女性愈來愈多,若干學系甚至超越男生;加上20世紀末,富裕國家和地區經濟轉型,由工業生產為主,轉為以服務業、創意產業為主,工作要求的體力更低,女性亦優為之。1980年代,內地改革開放,大量香港工廠北移,愈來愈多低技術男工失業。經濟轉型,對女性更有利!

  以香港為例,1976年,全港只有兩所大學,有學士學位的男性是人口的3.9%,女性只有2.6%。到2011年,全港有八所大學,有學士學位的男性,比例增至32.5%,但女性卻增至38.1%。

  比較男女的就業比例:在1976年,勞動人口中20至29歲的就業男性比例是97%,女性只有65%,許多在家中兼職。到2011年,男性比例降至92%,減少了5%,但女性卻大增了22%至87%。

  比較就學年數及年紀相同的單身男性和女性,在1985至2000年期間,女性每小時的工資,平均比男性低4%,但由2001年開始至2015年,女性工資上升,平均已高於男性1.2%。別忘記,由2001年開始,每年有數以千計內地婦女,持雙程證來港定居。大多數是教育程度較低的非技術勞工,只能做薪酬較低的工作,拉低了女性的平均工資率。否則,香港女性的教育程度、收入和經濟地位,必然躍升得更快、更高。

  高層職位港男女尚未平等

  雖然如此,較高層的職位,香港女性還未能跟男性平起平坐。比如說,至2012年,香港政府首長級人員中,女性只佔33.8%。可是,女性出任最高職級的常任秘書長,卻佔47%。難怪坊間打趣說:政府不少部門有「手袋黨」的存在。在立法會,由2008至2015年,女議員有11位,只佔全體議員人數的18%。在商業機構,最高職位的男女比例更懸殊。

  撰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