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1054年大分裂
東西教會大分裂(Schism)是指11世紀基督教會大分裂分出了希臘正教(東方正教會)以及羅馬天主教(羅馬普世公教會)兩大宗。這場分裂的影響是空前的,其不僅形成了日後基督教兩大派系的徹底分裂格局,同時也造成了其背後兩大政治勢力的長期對峙局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東西教會的分裂其實意味?整個歐洲的分裂,因為正是他們的對峙使得歐洲有了「西方」與「東方」的概念。
公元70年,羅馬人佔領耶路撒冷,基督宗教的中心自然轉移到當時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羅馬教會在初期教會中一直享有極高的威望。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遷都拜占庭,將該城改名為君士坦丁堡,又名新羅馬。公元451年召開的第四次普世大公會議─卡爾西頓大公會議上通過法令,將君士坦丁堡牧首提升至與羅馬教皇並列的首席地位,受到當時的教皇利奧一世的強烈抗議。
7世紀末,羅馬的拉丁教會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臘教會在禮儀和教義上的分歧加劇。1053年,君士坦丁堡牧首馬格爾.賽魯拉留斯(Michael Cerularius)把君士坦丁堡的拉丁禮教堂全數關閉,因其拒絕使用希臘禮拜儀式。1054年7月14日,拉丁教會樞機主教宏伯特與賽魯拉留斯談判破裂,羅馬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牧首互相將對方逐出教會,標誌?基督教正式分裂為羅馬公教(天主教)和希臘正教(東正教)。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