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評彈團《高博文說繁花》訪港獻演

  圖:演員基本功扎實、在傳統領域拔尖
  圖:演員基本功扎實、在傳統領域拔尖

  《高博文說繁花》改編自滬語小說《繁花》,作者金宇澄於二○一六年劇目在上海首演上曾說:「寫《繁花》的階段,我耳邊一直有一位蘇州口音的上海老先生,一個人慢慢講,聲音不慍不火,不高不低,再麻煩的背景名堂,再吵鬧的男女對白,先生總是篤定泰山,有哭有笑,有俗有雅,說得源源不斷……」二○一五年《繁花》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其以上海方言寫作,用說書人的方式,以第一人稱視角,將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間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濃郁的上海濃聚在筆紙間。「這本小說當初一問世,就有很多朋友來告訴我,說它很適合改成評彈。」高博文說。

  原著適合評彈說書

  真正讓這本小說被更多觀眾熟知,是因為王家衛買下了它的版權,要拍。王家衛拍電影的速度影迷是最了解的,慢,高博文有了改編的想法後,與金宇澄溝通,「金宇澄本身就對評彈感興趣,此外王家衛也同他講《繁花》改評彈很合適,而且也能比較快的與觀眾見面。」於是一拍即合,有了這部《高博文說繁花》。

  小說人物繁多、關係交錯、情節密集,「但與小說相比,評彈的人物情節不能太多。」高博文表示,因此在改編的過程中,「除了強調曲藝的形式外,對小說內容做了一些刪減和改編。」他們此番請來郭力擔當編劇,後者為上海人民滑稽劇團導演、編劇及演員,高博文說年輕的編劇更容易溝通,也更容易開拓創新,「我們用iPhone解釋BB機、星巴克解釋咖啡等老上海的時尚。」表演除了展現濃郁的上海味道,以及經典的評彈演唱段外,不時抖落着笑點,引得全場觀眾忍俊不禁。高博文稱:「不僅老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自己的少年,九十年代非上海籍的青年也對其有感情有興趣。」

  連演四回一氣呵成

  高博文這些年一直致力於對評彈藝術的開拓,他說:「新時代,我們既要立足江南水鄉,也要發展都市評彈。」為此他進行了包括搖滾評彈、爵士評彈在內嘗試,探尋如何在說書人身份不變的同時,讓評彈更立體,更有層次。《高博文說繁花》是次創新性地借鑒了歐美季播劇的形式,分集呈獻給觀眾。是次在港演出共分四回書目:《滬生》、《相遇》、《組局》、《兒時》,每一回書目對應小說的一個章節,觀眾可以一連四晚一氣呵成欣賞整個故事。

  該劇為西九戲曲中心茶館劇場落成後引進的第一齣外地戲,演出以蘇州方言為主,人物對話以上海方言為主,彈唱則保持評彈的傳統曲調,輔以香茶點心,自五月二十三日起一連八場上演。高博文說滬港一直以來聯絡密切,此番他們還在劇目中插入香港文化、娛樂、市井的元素。「評彈在香港觀眾基礎深厚,但隨着上一代的藝術家和觀眾的老去,江南文化如何在香港生存下去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我們相信大家對中國文化的需求,相信香港有受眾。」他希望評彈能走出一點新意,「傳統文化改革沒有終點,沒有範本。」

  部分圖片: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