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稿\DSE歷史試題引文斷章失實居心叵測\黎 民

  二、資料D:引文一取材自黃興於1912年1月寫給日本政客井上馨的一封信。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並即面對兩大難題:

  (一)爭取外國政府的承認;(二)財政問題。尤其是財政上的問題更加緊迫,因為新政府庫房空虛,而且還要購買軍火,準備和袁世凱談判破裂時,再開火決戰。

  黃興在11月底失守漢陽之際,痛感清軍使用的是德國精銳武器,又有德國顧問在戰場指揮,因而敗退。同時,早在10月下旬,清政府火速簽了合約,向日本購買價值二百七十多萬日圓的軍火。黃興情急之下,在12月5日,派何天炯前往日本,「籌措軍費,購買槍械」。日本國會圖書館「井上馨關係文書」,就藏有黃興手書致井上馨函(不是引文的函件,而且該「關係文書」無收藏引文的函件),除了請井上馨「鼎力提倡,俾得各國之承認」外,更提到「敬託何君天炯代陳一切」。該關係文書還有孫中山致井上書函。

  黃興在籌組政府時,向三井洋行借了三十萬日圓,並由張謇作保。

  上海都督府、廣東陳少白軍務部長和各省政府,都派出代表,前往日本借款購軍火。1月24日,上海都督府和三井物產簽下三十萬日圓借款合同,訂明要向三井購買二十五萬元武器。總計1912年上半年,三井物產運抵上海的軍火,總值285萬日圓。但收到的武器,大多是日俄戰爭中的廢槍舊炮,而且利潤甚高,如一把處理的槍支,以三、四日圓來價,賣給革命軍提至二十五元。

  日本的軍火商,既向清軍、北洋軍出售武器,又借款南京臨時政府,收息再賣出軍用品,左右逢源,大發戰爭財,請問考評局出卷的相關人員是否同意是弊多於利呢?

  三、資料D:引文二取材自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與三井財閥於1912年2月簽訂的一份合同。

  天啊!相關人員是真懂還是不懂?這個合同早已取消了!

  誠然,漢冶萍合同的簽訂是一宗錯綜複雜的歷史事件,很容易弄錯,既然出題的人也認識不清楚,又何以去考學生呢?限於篇幅,下面只能簡要地述說這段史事。

  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是由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和萍鄉煤礦於1908年合組而成,由早期的官辦,轉而成為官督商辦,盛宣懷持股約三分之一,是中國最大的近代企業。但經營不善,惟有向日本最大的國營煉鋼廠八幡製鐵所借款,然後以大冶的鐵礦用作還款。日本有精煉鋼鐵的技術,但缺乏鐵礦,因而盯上了大冶的鐵礦石。辛亥革命後,盛宣懷擔心漢冶萍公司落入南京政府手中,便秘密和日本洽商,請日方以借錢形式來入股,使漢冶萍置於日本的保護傘下。

  秘密談判由上海移至大連,再到日本神戶。日方出面的有八幡製鐵、三井物產和有關銀行,背後還有日本政府。盛宣懷處境困厄,日方趁機抬價,拋出中日合辦漢冶萍公司。南京臨時政府聞悉,孫中山派何天炯攜其電報至神戶,告知盛宣懷,如答應日方提案,須捐五百萬日圓給革命政府,則可保護其財產。黃興亦發電報給盛,請他向日本借款五百萬元。日方則強調合辦公司不成,則拒絕借款。最終於1月29日,盛宣懷在神戶簽訂了合辦的合同草案,另有南京臨時政府、漢冶萍公司和三井物產之間簽訂的《事業契約書》,即借款合同。根據這一系列文件,漢冶萍從三井物產借得三百萬日圓,其中二百五十萬元提交南京政府。但合約須經漢冶萍股東大會通過。消息傳出,社會上一片沸騰,因為1911年的「保路運動」就是反對將鐵路主權出賣給外國,並因此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線。南京政府即召開參議院會議,議決:「不經參議院承認,獨斷專行,係屬不合理之處置。該借款合同應即取消,政府應退還業已到手之借款。」廢除合同,孫中山和黃興也同意遵從。3月22日,漢冶萍公司股東大會在上海召開,出席441人,全體一致否決了合辦合同,使之成為廢案。

  但日本仍然沒有放棄取得漢冶萍,1915年在提給袁世凱的《二十一條》,在第三號二條,再要求合辦漢冶萍公司。結果又在中國人民的反對聲中廢止。

  總結

  三段引文是這樣的斷章片言兼失實,同時要和提問的A和B去接上關係,然後作答,也真是難為了學生。唉,該怎麼回答呢!至於C的提問,卑劣冷漠,不知是何用心,不屑一答!

  清末民初赴日留學的青年大約有五萬多人,他們回國後,很多都成為國家的棟樑、社會的精英,為推動中國的新文化、改革社會的各種體制,作出了巨大貢獻。這裏面就要講利益輸送嗎?硬要這樣說,就是褻瀆了教育。日本著名學者實藤惠秀在總結分析那悲慘的戰爭時,沉痛地寫出下面這段說話,很值得大家一讀:

  「留日學生從日本人學到近代知識,和從他們得到輕蔑的對待,混和了他們自己對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政策的憤恨,產生了強烈的愛國心和民族意識,終於使他們團結一致,抵抗日本……作為留學生第二故鄉的日本,竟然淪為難以饒恕的敵國,真是一個大悲劇!」又說:「日本接納了五萬名中國留日學生,並負起教育之責,但其後八年對中國大規模的侵略戰中,卻蹂躪廣大中國領土,殺害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人。二者之中,我們有必要作出理智的比量。」

  最後,請問出卷的相關人員,你們是深知還是不知道引文的史事,倘是深知,何以有如此多錯漏?如果不是深悉熟知,那麼你們還要坐在那裏幹什麼呢?(完) 中日關係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