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芓諄:青年創業不畏失敗 企業必須創新轉型
浙江省政協委員、百仁基金副主席、香港青聯副秘書長何芓諄日前接受了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組專訪。熱愛時尚並且創業經驗豐富的她,作為時尚品牌MeChar Handbags 及CHARMAINE創辦人及主設計師,在談及當下青年創業發展時建議,香港年輕人要認識到自己的興趣和長處,找準定位,帶着興趣和長處去創業,只要在過程中不斷提高,勇敢拚搏,不畏失敗,成功指日可待。
青年要找準定位開闊眼界
談及香港青年透過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何芓諄提到,近年來,很多機構都有舉辦不同大小的專家研討會和分享會,疫情爆發前更舉辦了不少交流團,以幫助解答香港青少年的疑慮,同時讓他們看到大灣區所提供香港沒有的機遇。香港青年人缺乏社會向上流動能力,其中一個原因是香港目前的勞動力市場無法提供足夠多元的產業,所以到外地工作也是可貴機遇。
她認為,年輕人應該對於新機遇保持接納的學習態度,感受世界,開拓眼界,了解不同地方文化及市場需求,爭取機會見識世面,一邊探索適合發展的道路,一邊裝備自己。正如她在設計自己創立的時尚品牌Me Char及CHARMAINE的產品過程中,也糅合了在不同國家和城市生活時的經驗、感受和靈感。
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在逆境中努力生存是她的建議。何芓諄指出,只要抱着成功的慾望,懷着樂觀而強大的抗壓能力和胸襟作出嘗試,「You win or you learn」,能夠適應不同環境也會對自己能力有所肯定。有意創業的年輕人必須踏出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能力和風格,積極尋找合適自己發展的土壤。「在這個過程中,即使失敗也不可怕,因為失敗過程中你會學到很多知識得到很多積累,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並沒有失敗。」
企業應在疫情下創新轉型
香港「封關」超過大半年,限聚令的實施讓旅遊業、餐飲業和零售業大受影響,何芓諄強調,企業自救的首要條件是要有靈活變通的創意思維,這可能需要暫且擱下一些原有的價值觀,但也可能因此打開另一扇窗。
就如她所創立的社會企業「源善行慈善有限公司」(Origin Benevolence Social Enterprise Limited),本來是主打現場的表達藝術治療工作坊等藝術服務,向公眾推廣關注精神健康的訊息,受疫情影響,參加者都會擔心受感染而避免參與多人的活動,因此他們與治療師研究並推出了圍繞抗疫主題,價錢較便宜的線上工作坊。雖然活動形式上的技術限制比現場的要多,可是也能夠為參加者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參加者從鬱悶的社交隔離心情中得到支持的機會。她又提到,其他行業也有跳出舒適圈的例子,比如月餅速遞、餐飲業也利用網上社交媒體,進行直播等,與顧客有更多交流,有效維繫顧客忠誠度。
望政府關注市民「抗疫疲勞」
何芓諄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政府的防疫措施主要為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以及對病毒進行追蹤堵截,但相信大家都感受到這些措施對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她期望政府能夠盡快安排強制檢測,以更有效地堵截病毒散播,減少對社交距離措施的依賴,從而減輕對經濟的損害。
她提到,其實不少市民為消除疑慮,參加了早前推出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這對於潛在感染者而言,因為發現得早,可以及早於出現病徵前得到治療,也避免了大規模傳播;對於沒有受感染的市民而言,就是一顆定心丸。所以她相信社區的核酸篩查、測溫、甚至掃健康碼等措施能夠找出社區中的潛在感染者,起到防控作用。
另外,她還特別強調,要加強對市民防疫意識的教育,以及紓緩市民「抗疫疲勞」的情況。「新冠病毒的確大大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現在大家都會隨身攜帶消毒酒精,熟知口罩標準,可見日常個人防護將成為常態。然而現在即使限聚令仍然生效,人們還是耐不住久困家中的疲憊,都轉去『私人場所』與親朋好友聚會,早前有市民於酒店『STAYCATION』慶祝生日令多人感染事件,就提醒我們,市民『抗疫疲勞』的情況亦需要政府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