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彝民(1908年12月22日-1988年5月18日),筆名執中、夷明等,人稱「費公」,江蘇蘇州人,生於上海。
費彝民,姑蘇人也,生於雲間,幼年舉家遷至京師。少聰慧,入天主教所辦庠序,稍長成,以學優聞於同儕,欲負笈至法蘭西。適逢「五卅」學運,彝民投之,學運遂聲勢日隆。法人以學業挾彝民,使其棄之,竟不能奪其志。遂棄學業,亦無悔矣。
既加冠,得識張公季鸞,結為忘年之交。彝民能執筆事,以文才知聞,穎脫見知。初至盛京始作邸報新聞,後轉天津入《大公報》,善為能事,卓爾出羣。嘗作《談大公報的使命》,所言皆切以要理,胡、張多嘉其識。後隨《大公報》歸松江,及至日寇侵華,為事雙親而囿于滬上。雖深陷囹圄,彝民存身於此,為完己救亡之願,竭力助《文匯報》初創,幸依舊存施設,枕戈待旦,志梟逆虜。旋即遭賊拘禁,幸得友人相救,以得無恙矣。國寇驅盡,胡政之南下復香港《大公報》,彝民隨之。然胡公溘然而卒,重任移委彝民,由是居香江卌載,承大公同人之志,蹈之遂成新聞報國事矣。
彝民一生精縱橫之事,世人多稱「費公」。香島,天下通衢之要路也,此時亦為中華通四洲唯一路也,费公處此扼喉之地,忠其職事,數會周翔宇、鄧希賢剖決機宜,善治華夷要事。羅剎侵珍寶島,矯揉作態欲侵中華之地,費公撰《中蘇邊界談判迄無進展跡象》,促迅指解紛。公精習法文,困於滬上時,曾于哈瓦斯通訊社主文字事,多與法蘭西名士交遊,至香港時,常促中法以成其國事,竟得榮譽騎士之殊榮,後又以法文一字解中日齟齬,周翔宇以「一字之師」盛讚之。費公性骨鯁,多為民發慷慨之聲。適時英人據港久矣,民遭天火以致流離失所,穗民聞之,欣然規往。英府爪牙懼,以拒賊法阻之。港人憤厲,走街以發積懣,警以武傷黎庶,竟致民死。費公陳其暴行,遭幽囚亦難止其聲,英人憚其能,釋之。類此事者,多不勝數。
費公躬行孝悌,事親至孝。其兄早卒,費公撫其遺孤,視如己出。費公頗有俠名,不視門第長幼,上至廟堂,下迄氓隸,無論官紳百工,悉以為友。亦多砥礪後學,嘗資人求學,身後亦設金以勵志於新聞之子衿。乙丑更始後,中華百廢待興,時值用人之際,國欲攬天下賢才,而宇內俊秀皆欲宏己報國之志,於是費公作驛橋,助高士以成能事。費公言傳身教,後輩多效之,費公主事《大公報》四十載,港人多營貨殖,受《大公報》所化,成愛國之士者眾。費公於戊辰卒於香港,壽八十歲。
贊曰:費公彝民,盡其職事,世所稱賢。善總領其職事,性豪爽,多行慷慨之事,縱橫捭闔諸國間,賓客往來皆天下俊傑,所交國無不與華夏相依。世雖多有愛國者,然似費公數十年如一日者,未有過之也。
1949年1月,費彝民(前排右二)與大公籃球隊其他成員訪菲時合照(費家提供)
抗戰勝利後,大公報立即派李子寬乘機飛滬籌備復刊,僅用一個多月,上海版便於1945年11月1日與分別八年的上海讀者見面。費彝民重返《大公報》,擔任副經理、社評委員,兼中國新聞專科學校董事。同時,費彝民還應邀赴台北參加日本投降儀式,並發表長篇報告。
1948年春,胡政之率費彝民、李俠文、李宗瀛等少數同人去港籌備復刊《大公報》港版。不料,港版復刊一個多月,胡政之突然病逝。此後費彝民被任命為香港《大公報》經理。隨着中國共產黨在港報刊越來越受到約束,《大公報》的活動空間顯得相對很大,費彝民便開始刊登憧憬新中國的文章,轉而充當中國共產黨在海外的代言人。1949年亦兼任上海《大公報》經理。